2017年,大连塑料期货市场迎来第十个年头。
2007年,作为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首个工业品期货品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货挂牌上市,标志着大商所由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综合性商品期货交易所转变,并且对维护国内石化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期货品种先后登陆,大连塑料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客户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形成了品种较为完善、功能有效发挥的塑料期货体系。
5月15~17日,大商所组织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赴华东地区,对期货市场发展10年以来国内塑料现货、期货市场情况,企业参与期货情况以及期货对行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收获了满意的“答卷”。
塑料市场
十年发展竞争充分
过去10年,塑料现货价格起伏变化剧烈,整体产业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叶萌向中国化工报记者总结了过去10年塑料市场发展的3个阶段。
2007~2010年,行业高速扩能,主动补库存。2007~2009年,聚烯烃表观需求量增速从约10%迅速扩张到29.92%;然而,需求端增速远远落后于供给扩张速度,2009年、2010年,塑料制品需求增速仅分别为10.6%和21.1%。同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汶川地震、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对产业需求产生明显拖累。
2011~2015年,产能增速放缓,进入去库存周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期间,房地产固投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同时制造业固投增速、塑料制品产量增速同步下滑,三者走势高度相关。这一阶段中,聚烯烃表观需求量增速平稳,最低增速在2012年,为3.15%,最高增速为2015年,为11.14%。在产能扩张放缓、供应增速平稳的情况下,需求端增速持续下滑,塑料制品产量增速从2011、2012年的22%附近,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1%,创下近20年来新低。
2016~2017年,石化行业景气周期再现。期间,包括聚烯烃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明显,产业和宏观因素共振,驱动了这一阶段新的变化。一方面,从产业基本面来看,再生料产出下滑催生新料需求。2016年受环保督查影响,回料产出增速出现明显下滑,PP、PE再生料产量分别为374万吨、514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11.58%、-6.55%。然而,2016年聚烯烃需求增速仅为5.96%,约4873万吨。在供给增速平稳的情况下,这部分再生料的退出催生了新料需求,对价格存在明显的利多效应。另一方面,从宏观因素角度考虑,商品库存周期和设备投资周期相叠加,催生新一轮景气周期。
上海四联飞扬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承伟则认为:“塑料市场这十年,资源方的增量是比较明显的,煤化工、PHD等新兴产业兴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有格局。由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透明,企业的定价权相对来说弱化了。2007年LLDPE期货上市以来,市场短期价格基本上由石化企业定价转变成短期由期货和资金主导,中长期还是以市场和趋势为主导。作为我们贸易商来说,以前能拿到稳定的石化企业资源,基本就有一定的稳定盈利。现在资源成了双刃剑,没有资源不行,但个别时间段内资源的多少已变成一个很难平衡的问题。同时,资源方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将会形成国有企业、煤化工企业、PDH企业、合资企业、进口渠道充分竞争的格局;下游终端企业趋向规模化、品牌化,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会快速增长,对供应商的要求也会多元化。”
渐入佳境
期货已成价格标杆
10年来,伴随产业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塑料产业链品种不断丰富,大连塑料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继2007年LLDPE期货上市后,大商所又先后在2009年和2014年上市了PVC和PP期货。
三大塑料期货品种先后上市,初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塑料产业避险体系和价格体系,对相关产业企业保值避险具有重要意义;为产业客户提供清晰的价格信号,为了解行业整体现状、指导产业规划、安排生产计划等提供重要参考;对现货经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也为编制合成树脂行业指数提供了坚实基础。另外,各塑料品种大多具有上游原材料一致、经营贸易商及下游消费企业重叠等共性特征,各塑料期货品种上市为塑料行业企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套保产业链,为同时经营多个塑料品种的生产、贸易及消费厂商提供了多元、全面的衍生品避险工具。
大连塑料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产业客户的积极参与。参与大商所塑料期货品种交易的客户数量从2007年的8534户,增长至2016年的28.4万户,年均增长率48%。其中,法人客户从2007年的174户增长至2016年的7539户,年均增长率为52%。法人客户对大连塑料期货市场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并且涵盖了塑料产业上中下游全链条客户和众多投资机构,塑料期货已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产业企业参与程度较高的领域之一。
2016年,大连塑料期货市场总成交量2.36亿手(单边,下同),成交额9.16万亿元,日均持仓量83万手,分别是2008年的18倍、15倍和67倍;交易规模占据了全国化工期货总交易量、交易额的半壁江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PP期货交易规模增长最快,2016年的成交量、成交额和日均持仓量分别为1.24亿手、4.35万亿元和42万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89%和99%;LLDPE期货自上市以来交易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成交量为1.01亿手,成交额为4.44万亿元,日均持仓量为34万手,分别较2008年增长了7倍、6倍和26倍。
说到企业对于期货的关注程度,廖承伟向记者介绍:“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早些年大家早上起来首先看的是原油价格,但现在基本上都是早晨9点看期货,然后定一天的价格。以前是石化企业定价,我们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产品每吨加多少钱报价;现在不特别参照石化企业定价,根据自己的库存、销售压力、期货走势来定我们每天的销售价格。”
李叶萌表示:“最开始,产业客户对其认知相对薄弱,认为期货市场独立于现货市场,对期货价格、基差缺乏灵活应用。此时,塑料贸易仍以传统的开单、销售价差策略为主来赚取利润,企业对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转移库存风险,缺乏一定的经验。企业只是在现货销售困难时,将期货市场定位成第二销售渠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产业客户对期货的认知和运用从单一的交割套保转为‘基差交易’模式下的风险库存管理,以及灵活运用仓单串换、质押等手段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从2015年开始,期货定价成为主流,催生传统塑料贸易模式更新换代,注重满足实体需求,实现服务全产业链覆盖化。”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忠认为:“现在塑料市场上所有的贸易商和厂家,每天都会关注期货行情,期货已经成了塑料市场的价格标杆。塑料期货已经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风向标。”
套期保值
助力行业高效发展
随着大商所塑料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也得到了有效发挥。2016年,三大塑料期货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分别保持在0.85、0.97和0.94的较高水平,期货市场较好地反映了现货市场的供需情况。2016年,LLDPE、PVC和PP期货日均换手率分别为122%、64%和121%,市场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便于产业客户利用期货转移风险,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2016年,三大塑料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效率分别保持在61%、68%和75%的较高水平,为产业客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套期保值工具。
廖承伟表示:“塑料期货市场的出现增加了避险工具,使经营增加了更多灵活性。以前市场波动,贸易商只能看涨,也就是说只能做涨价的生意,降价时没有任何获利办法,但现在已经变得更加灵活了。与此同时,企业的销售定价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参考石化价格和库存情况定自己的销售价格,变为通用产品更多参考期货价格定价,并且增加了点价等贸易手段,可以服务更多客户群体。期货使中远期判断有了参考。”
浙江特产石化金融投资部副科长宋仕威则认为,期货的功能主要是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塑料期货上市近十年来,这两个功能日趋完善、成熟。首先,塑料期货的期现货价格关联度不断提升,这从基差和点价交易在实际贸易中占比的增长可以看出。其次,在规避风险方面,参与塑料期货套保的产业客户数量日益增加,这也反映了期货规避风险的作用在扩大。借助期货,能更好地进行行情预判、库存管理、风险管理。以前贸易公司获利主要是基于“三差”——购销价差、趋于价差、时间价差,但伴随期货上市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老“三差”很难保证企业竞争力,随之出现的是新“三差”——期现价差、利率差、汇率差。
“特产石化近些年业务量稳定高速增长,跟合理利用期货套期保值有很大关系。对于整个塑料产业而言,期货的出现促使定价方式发生转变,目前现货交易基本都是等期货开盘再谈价格,且多采取升贴水定价。企业的运营资金成本也随着期货市场出现而降低,以前行情看好只能屯现货,占用资金量大,现在只用保证金在期货上做多即可。与此同时,塑料期货的发展成熟还使企业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可以借助期货预售,锁定销售利润。”宋仕威说。
李叶萌表示,从2007年首个塑料期货品种上市以来,产业客户对利用期货衍生工具来助力自身发展的探索便已开始。10年中,一方面期货市场规则、制度不断完善,且参与者更加理性、成熟,使得期货得以充分发挥价格发现机制;另一方面期货等衍生工具的推陈出新也刺激和推动了塑料贸易企业从传统贸易模式向基差交易、点价、保价等新型贸易模式转变。近几年,价格涨跌变化、基差反复波动对塑料贸易企业的销售提出了较大挑战,塑料现货金融属性增强,期货定价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的透明化、有效化、市场化。
“现在依靠石化开单、销售来赚取高低价差利润的传统贸易模式受到较大冲击。举个简单的例子,2015年工业部门去库存周期下,塑料价格跌幅明显,而下游工厂因生产计划需定期采购原材料,但又对不断下跌的原材料价格感到恐慌。在此情况下,点价、保价业务应运而生。”李叶萌说,“一方面,在价格跌势不止、期货贴水情况下,通过合同以及保证金约束,新型业务模式有效缓解了现货销售困难的情况,从而维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加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下游企业在订单配对下通过点价、保价提前锁定订单利润,实际以较低的价格购进了原材料,进而提高盈利能力。因此,这种互惠互利的共赢产业格局赢得市场关注和认可,点价业务也逐渐成为近几年的主要贸易潮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