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铁房地产集团华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公司)在2020第十二届中国地产年会“美好生活,广州力量”盛典活动上,一举荣膺“年度社会责任企业”殊荣。
在“新常态”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房地产行业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期待。面对市场提出来的更高要求,传统地产商转型做履行社会责任担当的美好生活服务商,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模式改革的共识和潮流。
探索“造血”扶贫模式
自党中央实行“精准扶贫”以来,中国铁建全系统共参与了22个省市自治区、50个城市的脱贫攻坚战,先后投入资金2.3亿元,直接帮扶12.6万人,并已全部完成脱贫摘帽。作为中国铁建落实中央决策、传承铁兵担当精神的众多扶贫单位一员,华南公司按照就近帮扶的原则,积极响应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南宁市上林县弄陈村结为对口帮扶单位。
在为期三年的帮扶历程中,为了给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长久的“造血”动力,该公司充分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特点,以资金和产业双轮驱动的方式,援建一座2500平方米的钢结构扶贫车间,既解决可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的问题,还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致富。此外,还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多次深入贫困村,通过开展党建共建、救困助学、志愿服务等多种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当地的“扶智”需求。
2020年3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正式宣布弄陈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该村2019年集体年收入将近40万元,较2017年增长十几倍,贫困发生率也由两年前的33%降低到了目前的0.71%,一举成为全县当年脱贫村贫困发生率最低的一个村。真情无言,穿山越海,5月25日,弄陈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行到访该公司所属南宁事业部,代表全体村民送上感谢信、牌匾及扶贫车间生产的仿真花产品,由衷地表达了对央企扶贫的感谢。
热心公益是一种习惯
10月30日下午,华南公司的党员、团员代表组成慰问团,翻山越岭来到河源市潮沙小学开展“情系山区 送书助学”活动,共同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送上几大箱学习用品。这是该公司自去年11月向广东省教育基金会捐赠7000册图书和8个书架以来,面向广东农村教育事业的又一次慷慨解囊。爱心虽小,却是每一个受援助孩子的殷殷期盼,更是企业“真做公益、做真公益”的最真实价值写照。
长期以来,华南公司一直都将助力公益事业,当做是自身履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渠道。2019年6月,该公司以党员为带头先锋,组织全体员工开展“献爱心,助脱贫”扶贫捐款活动; 2019年4月,其所属广佛事业部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共20人到远赴广东清远市阳山县石溪小学和第三幼儿园开展“播种希望,真爱筑家”公益帮扶活动;2019年1月,其所属福州事业部帮扶小组载着满满一车的慰问物资前往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在村委书记杨人渠等人的亲自陪同下,挨家挨户走访了低保户、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并送上春节祝福。
“小善举,大公益”,该公司一次又一次的“扬己所长,尽己所能”行动,不仅为企业换回来一片赞誉和锦旗,也为践行央企承诺、履行房企担当树立了榜样。
疫情防控战中的坚守和奉献
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华南公司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周密部署内部防控,守好责任田,持续确保实现“零感染”、“零报告”,而且以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全力支持属地各方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为业主负责。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充分展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所管理的项目和社区进行严防死守。全体物业人员充当保卫业主健康的“逆行战士”,主动承担所属项目一线的疫情防控责任,以“人员管控、物资管控、作业管控”为主线,构建组织、宣传、沟通、合作、落实“五大防线”,引领各项目参建单位积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冲锋战。
为员工负责。坚决贯彻执行适当延期返岗相关要求,向员工发放疫情防控手册和物资,针对售楼处和在建项目分别制定疫情防治四级防护标准操作指引,持续加强日常防护和检查。疫情期间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保障农民工返岗稳就业的精神要求,按要求提交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申报材料,确保第一时间满足复工条件,全力保障了5000余名农民工兄弟就业问题,切实维护好疫情期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社会负责。积极与当地社区、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沟通,通过物资捐赠、志愿服务、防控支援、防疫指导等方式增强合作,组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联合体,明确各方职责任务,强化信息共享,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帮扶与对口扶贫弄陈村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保障生产任务和生命健康的同时,额外解决200多户村民疫情期间就业问题。疫情期间,企业和员工累计向慈善机构捐款五万余元专门用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救治”项目。
扶贫、公益、抗疫……词背后站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敢于担当的责任央企,还是一个经受住了房地产市场大浪淘沙的巍巍大企。中铁房地产集团华南有限公司此次获奖,是行业对其多年来勇担社会责任的高度赞扬,更是社会对一个能创造社会价值、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企业的高度认可。
转自:人民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