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木质咖啡吧台上,研磨机嗡嗡运转,空气中飘着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焦香;转身看向另一侧,恒温储烟柜里整齐码放着各式卷烟,透明展柜上的“卷烟品鉴指南”被阳光镀上一层暖边——这是李老板店铺里最寻常的景象,也是他将“慢享咖啡”与“品质卷烟”两种消费场景巧妙融合的生动注脚。
作为在社区经营了八年的卷烟零售户,李老板曾面临“老客增长放缓、年轻客群难吸引”的困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常来买烟的老顾客会顺路去街角买咖啡,而不少年轻人买完咖啡后,也有购买卷烟的需求。“既然大家有双重需求,为什么不把两者放在一起?”这个念头让他下定决心,将原本单一的卷烟零售店改造升级,加入咖啡业态。如今,这家兼具“烟火气”与“文艺感”的店铺,不仅成了老顾客的“日常据点”,更成了年轻人愿意驻足的“社区社交角”。近日,李老板结合自己从“单业态挣扎”到“双业态红火”的转型经历,分享了一套专属于咖啡+卷烟经营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同样寻求突破的零售同行提供参考。
用“品质+适配”锁定客群
李老板认为,无论是咖啡还是卷烟,“产品力”都是留住顾客的核心,需兼顾“品质把控”与“业态适配”,让两者形成消费联动。
在咖啡产品上,他拒绝“速溶冲泡”的低端路线,坚持现磨现做,选用阿拉比卡、哥伦比亚等优质咖啡豆,同时推出差异化品类:既有适合日常通勤的美式、拿铁等基础款,也有针对年轻客群的生椰拿铁、桂花酒酿咖啡等特色款,还为商务人士提供“定制浓度”服务。此外,他注重咖啡与场景的适配,比如推出“早餐咖啡套餐”(咖啡+三明治)、“下午茶组合”(咖啡+甜点),满足不同时段的消费需求。“咖啡的品质是‘敲门砖’,只有让顾客觉得‘值得喝’,才会愿意坐下来,进而关注到卷烟零售区。”李老板说。
这一思路同样应用于卷烟经营。他会根据咖啡客群的特点调整卷烟品类:针对年轻咖啡消费者,重点引入细支烟、爆珠烟、果味烟等潮流款;针对商务客群,增加高端礼盒烟、经典雪茄烟的储备;针对周边居民,确保平价烟、畅销烟库存充足。同时,他在卷烟储存上格外用心,店内设置独立的恒温恒湿储烟柜,避免卷烟受潮影响口感,还在烟柜旁摆放“卷烟品鉴指南”,标注不同烟款的口感特点,方便顾客选择。“咖啡讲‘风味’,卷烟讲‘口感’,把两者的品质都做扎实,才能让顾客既愿意来喝咖啡,也放心在这买烟。”
用“互动+场景”打响口碑
“好产品需要好场景承载,好场景需要好品牌传播。”李老板深知,品牌力决定店铺的辨识度与传播力,关键在于“客群互动”与“场景营造”。
在咖啡店运营中,他注重打造 “社区型社交空间”:店内设置休闲座椅、书架、充电插座,定期组织“咖啡品鉴会”“手冲咖啡教学”等活动,吸引顾客参与;建立顾客微信群,每天推送“今日推荐咖啡”“会员专属优惠”,还会收集顾客对咖啡口味的反馈,及时调整产品。比如得知不少顾客喜欢“低卡咖啡”,他便新增了燕麦奶、零卡糖等选项,让服务更贴合需求。
这种“互动式品牌运营”也延伸到卷烟零售中。他在咖啡店内开辟了“卷烟体验区”,摆放舒适的座椅与烟灰缸,供顾客在喝咖啡时品鉴卷烟;针对会员推出“咖啡+卷烟”积分体系——消费咖啡可累积积分兑换卷烟,购买卷烟也能兑换咖啡折扣券,实现“双向引流”。遇到节日,他还会设计主题活动,比如情人节推出“玫瑰咖啡+爱心卷烟礼盒”,中秋节推出“月饼咖啡+团圆烟款组合”,用场景化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顾客来店里,不只是买咖啡、买烟,更是享受一种休闲氛围。把这种氛围做出来,品牌口碑自然会传开。
以“稳定+灵活”保障经营
“双业态经营,供应链是‘生命线’。”李老板认为,咖啡与卷烟的供应链需求不同,需做到“稳定基础上求灵活”,才能避免因缺货影响生意。
在咖啡供应链上,他采取“双供应商合作”模式:与大型咖啡品牌供应商合作,确保咖啡豆、牛奶等核心原料的稳定供应;同时与本地烘焙店合作,采购新鲜的面包、甜点,减少库存压力。此外,他会根据销售数据预判需求,比如周末咖啡销量会增加30%,便提前备货;夏季果味咖啡受欢迎,就多储备水果原料,避免出现“想要的没有,有的卖不掉” 的情况。
对于卷烟供应链,他严格遵循烟草公司的货源政策,按时订货、合规经营,提前预判旺季需求——比如春节前卷烟销量会激增,他会提前1-2个月增加库存;国庆、中秋等节日,提前储备礼盒烟。遇到稀缺烟款,他会在店内张贴“到货预告”,引导顾客登记预订,既避免顾客跑空,也提升了店铺的“靠谱形象”。“咖啡供应链怕‘断货’,卷烟供应链怕‘缺货’,只有两者都稳定,经营才能顺畅。”
专注特色化:用“差异化+融合”避开竞争
当前,咖啡店与卷烟零售店都面临同质化竞争,李老板的应对策略是“打造‘咖啡+卷烟’的专属特色,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他的核心特色是“场景化融合”:在店内设置“商务洽谈区”,为需要谈业务的顾客提供“咖啡+卷烟+圆桌”的一站式服务;针对年轻客群,推出“潮流烟款试吸活动”,搭配同款口味的咖啡(比如果味烟搭配果味咖啡),让顾客体验“烟与咖啡的风味呼应”。
此外,他还注重“细节特色”:在烟柜旁摆放与卷烟口感匹配的咖啡推荐卡,比如“浓香型卷烟推荐搭配美式咖啡”“清淡型卷烟推荐搭配拿铁咖啡”;在咖啡店的菜单上标注“适合搭配的卷烟款”,引导顾客尝试“咖啡 + 卷烟”的组合消费。“别人要么只做咖啡,要么只卖卷烟,我们做的是‘两者结合的特色服务’。只有让顾客觉得‘在这里能享受到别处没有的体验’,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李老板坦言,咖啡与卷烟看似是不同的业态,实则能形成 “1+1>2”的效果——咖啡店吸引年轻客群、商务客群,为卷烟零售带来新客源;卷烟零售稳定周边居民、老客群,为咖啡店提供稳定的客流基础。而这一切的核心,都离不开对“产品、品牌、供应链、特色化”的持续打磨。“经营没有捷径,只有找准业态的结合点,把每个细节做到位,才能让双业态经营越做越红火。”(李静)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