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姚集老尔山的薄雾还未散尽,魏艳的“馨晨超市”已亮起灯。她熟练地打开智能终端,查看前一天的销售数据,又顺手调出烟草公司的订货建议。“以前凭感觉拿货,常压着几条烟卖不动。现在系统一推,啥时候该进什么,清清楚楚。”魏艳笑着说,这话里透着踏实。
这不是一个人的变化。在广袤乡野间,千百个像魏艳这样的便利店主,正悄然迎来经营的“二次生长”。我们深知,小店虽小,却是村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如何让这些“毛细血管”更有活力?我们的答案是:不止于供货,更要赋能;不只做交易,更要共成长。
让小店赚得更多,是服务的第一要义。
盈利,是客户最朴素的期待。我们不再简单问“你要多少”,而是深入分析消费画像、季节动销、周边竞品,为每家店量身定制“盈利方案”。在长岭木兰山一个不足五百人的村落,通过调整商品结构,引入适销的本地特色零食和应急日用品,小店月均毛利提升了30%。我们还推动“农超对接”,让山里的土蜂蜜、腊肉直接上架,既丰富了货架,也让农户多了一条销路。小店赚钱了,笑容自然就多了。
看得见未来,才敢投入当下。
许多店主曾说:“生意忽高忽低,心里没底。”为此,我们通过“知音通”系统为零售客户实现了全店铺管理,通过数字化工具,客户能清晰看到库存周转率、畅销品类趋势、节假日销售预测。在木兰天池,一位店主根据季度预测提前备货,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五成。我们还定期组织“小店课堂”,讲政策、析市场、教运营,让知识成为稳定预期的锚。当经营者能“看见明天”,他们便更愿意更新设备、优化陈列、提升服务。
我们与客户的关系,从“你买我卖”走向“并肩同行”。我们通过统一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新品培育激活沉睡市场、共享培训资源提升整体能力。零售户在我们的协调下组成“联盟”,集中采购、错位经营,既避免内耗,又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共同发展的意义,正在于让个体的力量,在协作中放大。
而一切向前的脚步,始终踩在规范的底线之上。
我们坚持:不搞人情供烟,不搞捆绑销售,不搞暗箱操作。每一包烟的流向都可追溯,每一次服务都公开透明。在数字化平台上,客户自主订货、公平分配、全程留痕。这不仅是对制度的敬畏,更是对客户长远利益的守护。唯有规范,才能让信任扎根;唯有底线清晰,发展之路才能走得长远。
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便利店变了模样:货架整洁,灯光明亮,店主脸上有光。它们不只是卖货的地方,更成了信息站、快递点、邻里中心。我们相信,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在为乡村生活注入温度。
便利店亮了,村民的日子,也就跟着亮了。这条路,我们继续走。(武汉市黄陂区烟草专卖局 李智)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