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红安县,乡村田野间硕果满枝,红色文旅景点游人如织。在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与发展渴望的土地上,红安县烟草专卖局以“服务向前一步”的务实姿态,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第一线,用精准帮扶破解发展难题,用暖心举措点燃乡村活力,让基层群众在政策红利中收获满满幸福感,为乡村“焕新一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前办证得来回跑好几趟,现在烟草局的同志主动上门指导,材料帮着收,证办好了还送过来,真是省了不少心!”红安县高桥镇高楼村村民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群众对烟草政务服务的真切感受。高楼村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近年来在县委组织部、湖北工业大学的帮扶下,凭借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和线上直播销售,逐渐走出了一条“电商兴农”的新路子。可就在村里打算依托“望月森林”网红旅游项目,拓展农副产品线下销售渠道、增设零售点位时,办证流程不熟悉、场地规划不清晰等问题,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拦路虎”。 得知这一情况后,红安县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张胜全第一时间带队前往高楼村,一场“上门办公”就此展开。
在田间地头与村委会办公室,调研团队一边详细了解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文旅资源开发规划,一边与投资企业负责人、村“两委”干部、卷烟零售户围坐在一起,梳理经营需求、讲解许可政策。“咱们村的生态优势很突出,完全可以探索‘生态农业+特色文旅’的融合模式,零售点位的布局要跟旅游线路、农产品展销点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带动村民增收。”张胜全结合实地考察情况给出的建议,让村民们豁然开朗。 不仅如此,针对申办场所的合规性问题,调研团队现场勘验、逐项指导整改;针对电商经营者与周边零售户的不同需求,工作人员逐条讲解许可申办、延续、变更的流程与线上经营规范,还特意留下了“乡村振兴服务专线”联系方式。“有啥不懂的随时打电话,我们会全程跟踪指导。”这份“保姆式”的服务,让高楼村的村民们吃了“定心丸”。

如今,村里的零售点位已顺利运营,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能随时买到当地的花生、板栗等特色农副产品,小小的零售点成了连接乡村产业与游客需求的“桥梁”。 同样感受到烟草服务温度的,还有七里坪镇八一村的村民们。作为红安县红色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八一村依托自主筹划、招商引资打造的红色文旅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追寻红色记忆。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完善旅游配套,村里计划增设符合红色文旅定位的零售终端,可如何让零售点与红色文化氛围相契合、如何制定适配旅游人群的营销方案,成了新的难题。
了解到八一村的需求后,县局班子成员主动“靠前”,多次带队深入八一村现场办公。从经营场所选址要避开红色遗址核心区、兼顾游客动线,到店堂布置要融入红色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再到营销方案要结合红色研学活动、推出“红色主题礼盒”,烟草团队从专业角度给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不仅如此,营销团队还上门为经营户测量场地、设计布局图,指导采购适配的货柜与商品,手把手教经营户使用现代化的零售管理系统。 “以前觉得开店就是简单卖东西,没想到烟草局的同志帮我们想得这么细,连货柜怎么摆、哪些商品适合游客都考虑到了。”八一村零售户王师傅笑着说:“如今,走进八一村的零售终端,红色主题的店招与陈列架格外醒目,柜台上摆放的不仅有卷烟,还有印有红色标语的笔记本、书签等文创产品,以及当地的红色故事书籍。不少游客在这里驻足选购,既带走了心仪的商品,也留下了对红色文化的深刻记忆。这个小小的零售终端,不仅成了村里的“便民服务点”,更成了传播红色文化的“微阵地”。 ”
服务的“向前一步”,换来了乡村的“焕新一程”。乡村振兴支新招,高楼望月心中梦,“向前一步” 的服务,没搞啥花架子,就是帮着乡村把产业做顺、把文旅做活,看着村里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就是最实在的成效。(张琳)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