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努力为中小企业拓宽发展空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0-21





  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启动2021年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将围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梳理具体做法和可复制推广经验,助力破解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难题。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政策规划体系日益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其中,在减轻税费方面,推出了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约7.6万亿元,预计今年全年将新增减税降费超过7000亿元。


  另外,在增加信贷方面,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93万户,同比增长29.5%。在培育企业方面,已培育“小巨人”企业47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在优化服务方面,培育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40多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600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示范基地2500多家、示范平台3300多家。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任务。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抓紧编制中小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完善公平竞争环境、提高融资可得性、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等7个方面重点任务,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能力提升等九大工程。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顽疾”。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加大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扩大信用贷款、首贷、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规模,推广随借随还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优秀中小企业的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优化环境,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政策储备,加大对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力度。“十四五”期间,加快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孵化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小巨人”企业。


  “我们将按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紧扣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重点任务,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拓展发展空间。”肖亚庆说。(记者 刘坤)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扶持智能制造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从2016年初开始陆续建立了租保联盟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融资平台、投保贷联动服务平台、再担保平台四大融资服务平台,
    2017-04-11
  • 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组织实施“创扶汇”计划

    “创扶汇”将按照“互助成长、互利共赢”的理念,整合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对接各类产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孵化器、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积聚...
    2017-05-11
  • 突破中小企业瓶颈“专精特新”亟待政策发力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工程,也是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效对接的重要抓手,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亟待突破。
    2017-05-18
  • 河南设立100亿元基金支持初创和成长期中小企业

    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该厅与中原银行共同出资10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在产品、技术、渠道等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且风险可预期的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
    2017-05-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