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四川产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9-29





  9月25日上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吉明从五个方面切入,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四川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曾吉明介绍,“十四五”以来,四川聚焦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着力在“技术攻关、主体培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以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把创新势能加快转化为产业动能,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分别增长了50%和4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


  一是技术攻关成果更“多”了。据介绍,四川常态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技术创新项目,涌现出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8万吨模锻压机模具、AE200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二是创新主体实力更“强”了。据介绍,四川培育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17家,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19家,数量均居西部首位。中国500强企业17家,全国新经济500强企业达到10家。


  三是创新平台建设更“快”了。曾吉明介绍,四川高质量建设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成功研制超高清智目一号8K镜头、磐石一号光学防抖模组等一批自主可控、首台套成果。同时培育了34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建设了人形机器人、工业云制造等1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增长近3倍。


  四是成果转化机制更“活”了。曾吉明介绍,四川组织实施“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成功揭榜项目67个。并且重点培育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194家,其中16家入选国家培育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五。此外四川选聘高校院所优秀人才赴企业担任“技术总师”,为企业开展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铺路架桥”。


  五是新应用新场景更“广”了。据介绍,四川落实“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高端能源、工业母机等重大装备形成示范应用;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通过“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超1600家;布局发展卫星网络、无人机等25条新赛道产业,近两年全省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记者 王俊峰)


  转自:红星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