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的香榧加工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据了解,该中心有香榧炒制、香榧糕点、香榧油、香榧糖果等多条生产线,投产后年加工香榧干果可达1000吨,可为周边区域的种植基地及农户提供香榧全产业链服务供给。该中心的建成使香榧实现了在本地深加工,榧农们无需再将香榧运至诸暨市等周边地区进行处理。
香榧作为东阳市的主要林业特色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东阳市的香榧产业发展较快,现有种植面积8.9万余亩,其中投产面积3.9万余亩,今年的干果产量预计可达1600余吨。
“东阳市的香榧产业已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的目标,成为拉动东阳市山区乡镇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目前,东阳市直接或间接从事香榧产业的总人数已超5万人。”据东阳市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俞罡雷介绍,2023年起,东阳市林业局、东阳市供销总社和虎鹿镇政府共同推动虎鹿香榧加工中心的建设工作,并致力于将其打造为集香榧加工、交易、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平台。此外,东阳市林业局还通过建设东阳市林事服务中心,引进智能机械化设备,组织专家送科技下乡等措施,帮助林农解决授粉、搬运、加工、良种更换等常见问题,助力香榧实现增产增收。
在虎鹿镇西垣村,香榧的采摘和加工作业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如今,机械化加工已在这里普及,不少农户使用机器为香榧青果脱蒲。西垣村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香榧产业,至今已形成从种植到堆沤、脱蒲、洗晒、炒制,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东阳市林业局以保护西垣村6000多株成片古榧树为基础,完成了西垣香榧森林公园等旅游设施的建设,实现了一产和三产的融合,西垣村香榧产业的综合效益从2003年的6000余元/亩提高到1.16万元/亩,有效促进了林农增收。
近日,在巍山镇怀鲁村斗鸡岩自然村的香榧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早熟的“东榧1号”。斗鸡岩自然村位于东阳市和诸暨市的交界处,是东阳市海拔最高的香榧基地之一,平均海拔高度为550米。当地不仅种植了“东榧1号”,适宜的环境也孕育了珍稀的香榧品种“象牙榧”。“现在正是收获季,9月以后合作社每天能摘1万多斤香榧,今年'象牙榧'的产量预计能比去年增加一倍,收获高峰期最多一天需雇150人采摘。”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2008年,“东阳香榧”成为全国首个香榧地理证明商标。目前,东阳市已拥有多个香榧品牌。良种是香榧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东阳市依托香榧研究所和林业总场国家级香榧良种基地,建立良种采穗圃,推广“东榧1号”“东榧3号”“龙凤细榧”等多个浙江省审定的香榧良种。
“要想提高香榧产业效益,将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开发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东阳市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俞罡雷表示,近年来,东阳市的多家香榧企业主动与科研单位合作,积极推进香榧深加工,逐步推出了香榧巧克力、香榧脆、香榧油等衍生产品,并在炒制加工环节引入新设备与新技术。针对传统香榧食用不便、易受潮的问题,当地企业开发出去壳去膜、真空小包装的榧仁产品,其便于携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部分企业还将不够饱满的香榧籽用于压榨食用油,利用籽饼发酵酿造香榧酒,或结合传统冻米糖工艺创新推出香榧冻米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接下来,东阳市将以更高站位做好产业规划,以更高标准打响香榧品牌,以更高质量推进产业融合,积极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推进“香榧+文旅”融合发展,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力推动香榧产业做大做强。(吴嘉沁)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