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长,粗钢生产总量上升,钢铁生产所需的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在钢材需求增长和原材料涨价的推动下,今年第一季度钢价上涨较快,预计后期钢价将呈窄幅波动的运行态势。
●3月份CSPI综合价格指数为116.81点,环比上涨7.01%。
●第一季度CSPI平均指数为111.72点,同比升幅为8.47%。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上涨较快
国内钢材价格基本保持上升趋势。1月末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9.18点,比去年12月末环比上涨2.61%;2月末的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9.16点,与1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钢材价格明显上涨,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116.81点,环比上涨7.01%。
第一季度,国内钢材综合价格平均指数为111.72点,同比上升8.73点,升幅为8.47%。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113.89点,同比上升7.53点,升幅为7.08%;板材价格指数为113.87点,同比上升11.81点,升幅为11.57%。与去年同期相比,板材价格升幅比长材大4.48个百分点。
与去年底相比,第一季度长材价格与板材价格上涨幅度非常接近。3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6.81点,比去年12月末上升10.41点,升幅为9.78%。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119.17点,比去年12月末上升11.12点,升幅为10.29%;板材价格指数为118.96点,比去年12月末上升10.41点,升幅为9.59%。去年第一季度,受惠于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拉动,长材价格走势强于板材价格走势;而今年第一季度钢材价格走势表现出明显的成本推动型上涨特征,长材、板材价格总体同步上升。
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上升。与去年底相比,3月末我国主要品种钢材价格指数均有所上升,但升幅差距较小。其中升幅最大的为中厚板价格,3月末中厚板价格为4790元/吨,比去年12月末上升561元/吨,升幅为13.27%;镀锌板价格升幅最小,3月末价格为5740元/吨,同比上升329元/吨,升幅为6.08%;普线、螺纹钢、热轧板卷价格升幅也超过了10%。
与去年同期相比,钢材价格走势受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冷轧板和镀锌板价格受汽车、家电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拉动,同比涨幅居前。其中,冷轧薄板价格涨幅最大,第一季度冷轧薄板平均价格为5811元/吨,同比上升1008元/吨,升幅为20.99%;镀锌板第一季度均价为5591元/吨,同比上升716元/吨,升幅为14.68%。由于出口受阻,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无缝管是8个品种中唯一价格同比下降的品种,无缝管均价为4875元/吨,同比下降107元/吨,降幅为2.14%。
●第一季度CRU国际综合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65.6点,同比升幅为9.8%。
●扁平材价格走势强于长材。
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稳定回升
第一季度,国际经济出现向好迹象,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复苏势头强劲,全球钢材需求有所恢复,主要钢厂开工率回升,钢厂上调价格,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推动钢材价格连续回升。
第一季度CRU(英国商品研究所)国际综合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65.6点,同比上升14.8点,升幅为9.8%。其中,1月末CRU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9.8点,环比上升6.6%;2月末CRU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62.5点,环比上升1.69%;3月末CRU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74.6点,环比上升7.46%,比去年底上升24.7点,升幅为14.1%。
从品种走势分析,扁平材价格走势强于长材。3月末,扁平材价格指数为169.3点,比去年12月份上升27.9点,升幅为16.5%。第一季度,扁平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59.2点,同比上升22.7点,升幅为16.6%。3月末,长材价格指数为185.2点,比去年12月份上升18.1点,升幅为9.8%。第一季度,长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78.6点,同比下降1.1点,降幅为0.6%。
从地区价格走势分析,北美、欧洲、亚洲钢材市场价格全面回升,亚洲市场价格处于全球最高位。3月末,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166.6点,比去年12月末上升26.3点,升幅为15.8%;欧洲地区钢材价格指数为155点,比去年12月末上升22.7点,升幅为14.6%;亚洲地区钢材价格指数为190.1点,比去年12月末上升24.8点,升幅为13%。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钢材出口有所回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预期较为乐观。
多因素支撑国内市场钢价上升
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80577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去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793亿元,增长26.4%,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同比增长35.1%,比去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由于社会需求继续增长,加之去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基数较低,今年1月~3月,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为1532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747万吨,增长21.84%,需求仍呈现明显的高增长。
国内外价差有所扩大,钢材出口有所回升。第一季度,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连续上升,国内与国际价差有所扩大。3月末,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74.6点,比国内高57.79点,其中,长材价差为50.34点,板材价差为66.03点。3月末,国际与国内价差比去年12月份扩大14.29点。
国际市场价差扩大,带动出口有所回升。今年1月~3月,我国出口钢材871万吨、钢坯1万吨,折合粗钢出口92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81万吨,增长69.64%;进口钢材411万吨、钢坯16万吨,折合粗钢进口45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8万吨,增长27.24%。
今年1月~3月进出口相抵,净出口粗钢47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62万吨。当前国际市场钢铁产品需求仍然不足,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年钢铁产品出口仍不乐观。
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钢材价格上升。第一季度,铁矿石、焦炭、煤炭、废钢等原燃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钢铁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全行业盈利水平低。3月末,天津港印度63.5%现货矿价格达到1210元/吨,比去年底上涨37.5%,同比上涨114.16%;其他品种价格也大幅上涨,国内铁精粉价格达到1080元/吨,比去年底上涨34%,同比上涨69.28%。3月末,焦炭价格达到1802元/吨,比去年底上涨7.26%,同比上涨26.01%;废钢价格达到2942元/吨,比去年底上涨10.73%,同比上涨28.19%;炼焦煤价格达到1455元/吨,比去年底上涨12.36%,同比上涨26.52%。成本上升推高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并向下游用钢行业传递。
社会资金比较充裕,市场预期较为乐观。第一季度,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4.5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明显回落,增长规模占全年新增信贷7.5万亿元调控目标的34%,仍处于历史高位。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2.5%,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9.94%,社会资金仍比较充裕。
截至3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5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729万吨,比今年初的1232万吨增加了497万吨,增长40.34%。这主要是因为流通企业和用户对后期市场的预测较为乐观,加大了补充库存的力度。
●企业要高度关注钢铁产量、出口、需求变化,把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
钢材市场运行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客观分析市场形势,科学制定出厂价格。当前钢铁行业的运行主要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钢铁生产总量过高;二是全球市场需求不足,贸易保护加剧,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面临较大的困难;三是高原料价格带来的高成本将加大我国钢铁企业的经营风险。面对复杂的形势,钢铁企业要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状况的分析,加强市场研讨,信息沟通,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厂价格,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坚持以销定产,合理控制库存。尽管当前钢材需求有所增长,但原燃材料成本上升依然是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为追求短期利益,大幅提高铁矿石价格,对钢铁行业乃至全球的经济复苏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企业要高度关注需求情况变化,严格按合同组织生产,把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保持国内市场的健康运行。
深化对标挖潜,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除了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外,电力、运输、成品油等涨价也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钢铁企业要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