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港口中国稳占八席,国内亿吨大港升至20个


作者:朱婧    时间:2010-07-16





  本报讯 (记者朱婧)7月1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09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日前已经发布。报告中显示,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我国仍占有8席,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大连港由上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8位。2009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由2008年的16个上升到20个,厦门、湛江、湖州、江阴四港首次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2009年,我国水运业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率先走出低谷,整体实现了逆势增长,港口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比上年增长9.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74亿吨,增长8.6%,内河港口完成27.83亿吨,增长9.9%。从货种情况看,大宗货物需求旺盛。2009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高速增长,规模以上港口外贸金属矿石进口吞吐量达7.04亿吨,比上年增长35.7%。煤炭进口量爆发式增长,净进口量约1亿吨。原油进口量加速增长,规模以上港口外贸原油进口吞吐量1.91亿吨,比上年增长19.4%,增速较上年加快9.1个百分点。


  但是,受全球贸易额萎缩的影响,集装箱运输遭受较大冲击,2009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罕见的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为12240万TEU,比上年减少4.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020万TEU,减少5.6%。


  截至2009年底,全球300总吨以上商船46948艘,运力总计12.3亿载重吨和1520万TEU(不包括未知名国家拥有的船队)。中国海运船队保持世界第四,拥有船队总量1.019亿载重吨,占世界船队比重为8.3%,与排名第三位的德国差距缩小到200多万载重吨。


  根据《2009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我国航运企业不断优化运力结构,根据市场形势调整租赁运力规模。部分航运企业减少了租赁船舶运力规模,2009年底,我国前十大航运企业租赁运力占总运力的比重为38.5%,较上年下降了5.7个百分点。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等三家中央航运企业总运力位居前三位。民营航运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共有3家民营企业进入前十大航运公司,其中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排名第五(运力规模152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9.7%),德勤集团排名第十(运力规模78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52.9%)。发展报告还首次发布了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经营的船队规模排名,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下属的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总运力达1104艘、202万载重吨;前十大内河企业共计经营2192艘、317万载重吨船舶运力,单船平均吨位达1445载重吨。


  航运发展报告又被称为中国政府航运白皮书,已连续发布12年,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上海航运交易所和上海海事大学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共同编写完成。

来源:中国水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