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柠檬产业脱胎换骨联农带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9-30





昔日“卖果难价波动” 今朝“从枝头到车间”

云南瑞丽柠檬产业脱胎换骨联农带农


  仲夏时节,走进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勐秀乡勐典村,500万元“四位一体”项目资金赋能建设的柠檬精深加工车间正满负荷运转:清洗、榨汁、精油提取等智能化生产线有序作业,一瓶瓶浓缩柠檬汁、一罐罐柠檬精油源源不断下线,10多名身着工装的村民在流水线旁娴熟操作。作为瑞丽柠檬的核心产区,这里曾因“卖果难、价波动、人外流”陷入发展困境,如今,伴随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位一体”项目的落地见效,补齐了柠檬精深加工厂的附属设施短板,构建了“从枝头到车间”的完整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一产筑基、二产增值、党建引领、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从卖鲜果到产精油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勐秀乡的柠檬产业早在1998年便已起步。如今全乡2.2万亩柠檬种植面积占全州总量的84%,1.45万亩投产面积年产2.7万吨鲜果,4420亩高标准香水柠檬基地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让枝头挂满饱满果实。但长期以来,“鲜果销售”的单一模式让果农频繁受市场价格波动冲击,“前几年行情差时,一斤柠檬才卖几毛钱,辛苦一年赚不到多少。”勐典村种植户勒排崩干回忆道。


  转机始于2022年沪滇帮扶资金支持的柠檬筛选包装产销对接厂房,而“四位一体”项目的加入,彻底打通了产业升级的“最后一公里”。此前,勐典村柠檬精深加工二期厂房虽已完成主体框架建设,但水电、环保、仓储、冷链等关键附属设施因资金短缺迟迟无法配套,投产进程严重受阻。500万元“四位一体”项目资金的及时注入,精准填补了这一缺口,让厂房附属设施全面建成。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背书与资金保障,给了合作企业云南瑞垦巍小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垦巍小檬公司”)十足的投资信心,企业随即追加3000万元资金用于加工设备采购与智能化生产线搭建。


  如今,原本仅完成框架的3106平方米厂房已“脱胎换骨”,冻库、清洗分拣设备、精油提取机组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有了'四位一体'资金托底,我们不仅能对鲜果分级筛选,还能加工出柠檬原汁、精油等多类产品,每吨次果柠檬的产值从1500元提升至4000元。”上述柠檬精深加工厂负责人介绍。


  更具优势的是,勐秀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让柠檬实现四季挂果、错峰上市;叠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加持,这里的柠檬深加工产品刚进入量产阶段,就吸引多家经销商主动对接。“以后我们的柠檬不仅能鲜卖,还能变成瓶装汁、精油皂,卖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着自家果园,勐秀乡小街村村民郑德文眼中满是期待。而稳定的鲜果收购价,更让果农们彻底告别“看天吃饭、看价卖果”的焦虑,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从外出务工到回家挣钱 联农带农显成效


  “以前为了赚钱,需要外出到沿海城市打工,家里老人孩子都顾不上。”勐典村村民高大云的经历,曾是当地许多青壮年的写照。如今,他每天步行10分钟就能到千亩示范园务工,不仅拥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按时回家照顾老人。“上个月领了4600元工资,还是蛮可以的,关键能照顾家。”高大云说,他还把家里54亩土地流转给了瑞垦巍小檬公司,每年能收取两万多元的租金,“土地不荒了,还多一笔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高大云的变化是“四位一体”项目联农带农成效的生动缩影之一。该项目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实现“租金+薪金”双增收。截至目前,仅勐典村加工厂已直接提供固定就业岗位50余个,间接带动种植、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就业超200人。村民可在柠檬拆袋、装果、基地管护等环节灵活务工,每天收入150-300元。


  同时,社会治理难题也得到了缓解。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照护问题得到了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明显优化。“以前村里青壮年少,遇到急事没人搭手,现在大家在家门口上班,村里组织公益活动、修建基础设施时,他们都愿意出力。”勐秀乡等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家安说。


  对村集体而言,项目更是“造血”的关键。小街村、勐典村通过沪滇帮扶资金建设的柠檬筛选加工厂,以“固定收益+浮动收益”模式与企业合作,每年能获35万元固定收益,还能按每吨50元浮动分红;村办企业瑞丽市梦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瑞垦巍小檬公司合作的1000亩勐秀乡户兰村示范基地,预计今年能带来41.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去年,核心区7个村的集体收入已突破227.47万元,每村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以前村集体没收入,想给村民修条沟都难;现在有钱了,第一步就计划修灌溉沟渠,解决部分群众种植灌溉难题。”小街村党总支书记郑加炳表示。


  “四位一体”项目的效益,早已突破小街村、勐典村的边界。在瑞丽市委组织部、勐秀乡党委的统筹协调下,7个行政村联合成立瑞丽市梦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党建为纽带,通过技术指导、岗位输送、资源共享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2285户1.1万人共同发展。


  在户兰村,村民黄勒干通过柠檬种植技术培训,把自家10亩老果园改造成高标准种植园,“技术员手把手教剪枝、测土施肥,现在果子又大又好,收购价还比以前高,亩产从1.6吨提升到3吨。”截至目前,“四位一体”项目已带动全乡柠檬产业产值提升超5000万元,务工收入累计增加1300余万元。


  如今,勐秀乡正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党组织全程把控资金使用精准度、项目推进效率,企业注入资本与技术,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参与分红增收,形成“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乡村美”的良性循环。一颗颗金黄的柠檬,不仅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果”,更成了凝聚人心、联结发展的“同心果”。(刘秀能 杨涛 赵志丹 许三卫)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