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哪吒”,谁尴尬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8-20





        自己这桌原本颇受拥趸的“一鱼多吃”盛宴,被旁人抢得风头分了羹。

  “想要乾坤圈手镯、龙角发夹,官方什么时候能出?”伴随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一方面,是观众对于电影衍生品的热切期盼,另一方面,则是官方周边产品预售一个月后才能发货,且种类有限。

  官方正版周边产品难以满足观众需求,趋利钻漏洞者怎肯坐失良机?“山寨哪吒”乘机横行市场。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哪吒周边”,就能找到大量“山寨”周边产品,包括手机壳、公仔、抱枕、T恤等,有的产品已上“买家秀”。

  对此,尽管该片官方通过微博发布声明,提醒观众“正版周边已在路上”,并且,紧急组织专门法务团队应对盗版侵权行为,可再怎么说“裂痕”业已显现。通常来讲,电影衍生品的销售黄金期,是院线上映前一个月到下映后一两个月,在这期间观影人群会有比较强的购买冲动。“哪吒”团队就因没踩准营销节奏,自己这桌原本颇受拥趸的“一鱼多吃”盛宴,不免让旁人抢得风头分了羹。

  正版“哪吒”之所以迟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国内电影很多IP还不是很成熟,受众感兴趣的点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多厂商担心产品不被市场买单,也就不愿意过早冒险加入。除此之外,正版周边的设计生产要经过“监修”阶段,即在获得IP授权后,开发方需要不断与版权方进行沟通,由版权方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并确认修改,这些都要消耗时间。

  衍生品开发慢于影片,或许,这是国产电影市场发展的成长阵痛。不过,面对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谁能及早认清形势,找准出路,谁就能赢得强劲的发展动力。毕竟,在影视市场深入推进的今天,衍生品对于影视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低估,往往为影视作品带来更大的利润和影响力。

  无论如何,目前国内电影衍生品面世迟滞情形,已与市场所需不相适应,前置策划开发甚为必要。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就应将开发衍生品作为一项策略纳入制片方工作计划,衍生品研发专业团队与影片拍摄团队精诚协作,影片拍摄与衍生品的研究、筛选同步进行,势必有助于未雨绸缪,为衍生品的后续开发与营销从容奠定良好基础。

  还需指出的是,做好电影衍生品开发与营销,善于借力观众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选择。像此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大卖之后,面对市场上对于电影衍生品与日俱增的呼唤,就有不少网友着急地贡献衍生品设计创意。研发方若能因势利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集思广益,吸纳各方面智慧,会使衍生品更富文化吸引力和市场价值。借力观众进行电影衍生品的开发与营销,还有一重利好就是具有一定的广告宣传效应,能使更多观众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增强消费黏性,提升其对正版产品的忠诚度。

  从本质上讲,电影衍生品行业靠的是内容赋能,由内容转化成情感,继而带动了消费者购买。所以,说到底还是“内容为王”,电影从业者只有努力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依托优秀影视作品探索采取适宜的衍生品产销之道,如此方能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