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善待自然 爱护地球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4-22





  绿意盎然的城区,春花烂漫的田园,海天浩渺的沙滩……在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愉悦我们的身心,赋予我们对生活的憧憬,但也承受着各种污染。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爱护自然,善待自然,建设好美丽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把这作为一个理念,化为一种行动,不仅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与坚持。


a2cc7cd98d1001e90f8e8f17b3e2f7ea55e7976e.jpeg

4月11日,人们坐在英国伦敦报春花山上眺望远处。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3bf33a87e950352aec168b4d5daf77f4b3118b76.jpeg

4月1日,小鸟和松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拉斐特广场公园里“休闲”。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6609c93d70cf3bc747ffabddd8ec36a7cc112a72.jpeg

  4月12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一只豺坐在离一名健身者不远的道路上。为应对新冠疫情,特拉维夫市民们纷纷减少外出,市内道路大部分时间空空荡荡。新华社/基尼图片社


d833c895d143ad4bcfa45e5b97eed6a9a60f0690.jpeg

4月6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五十周年纪念公园鲜花盛开。因为新冠疫情,这里游人稀少。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f061d950a7b02087e5b82e06b357ed5562cc817.jpeg

这是4月15日在荷兰利瑟附近的福赫伦藏拍摄的郁金香花田。近日,荷兰福赫伦藏的郁金香花田进入收获期。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为了避免大量游客前来聚集观看,当地准备提前收割。新华社发(西尔维娅·莱德雷尔摄)


bd315c6034a85edf5b29f9f640b88525df5475b4.jpeg

4月15日,立陶宛维尔纽斯的一处公园樱花盛开。新华社记者 郭明芳 摄


10dfa9ec8a1363272230b10c88632cea09fac726.jpeg

  这是4月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拍摄的城内水域。威尼斯有着“因水而生、因水而美”的美誉。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都是在水上进行的。但由于旅游业日益发展,城市垃圾不可避免地增多,对水城威尼斯的水质造成了影响。近期,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人们的出行减少,水上活动也减少,威尼斯的水质变得清澈起来。新华社发


2f738bd4b31c870147d70c7c319312290608ff3e.jpeg

3月29日,行人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空旷的街道上骑行。新华社发(乔纳森·博尔格摄)


2e2eb9389b504fc2e9df28e5eac16a1791ef6d74.jpeg

  这是3月25日在印度新德里拍摄的空旷的马路。印度自3月25日起实施全国范围的“封城”措施以应对新冠疫情,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新华社发(贾韦德·达尔摄)


9e3df8dcd100baa102d3259b560c3414c8fc2e31.jpeg

4月20日,人们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库吉海滩跑步。新华社记者 白雪飞 摄


  转自:新华社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