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内功 换个玩法——贵州旅游业复工复产见闻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4-20





  接待大厅门口,游客排队接受体温检测、扫描健康码、登记个人信息;不少“干涸”了近3个月的泡池又被注入活水投入使用,每个泡池都限定下池人数……


  这是记者18日在贵州省六枝特区龙井温泉度假区(以下简称“龙井温泉”)看到的场景。17日,贵州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通告,公园、广场、景点等公共服务场所全面开放。龙井温泉于18日正式恢复营业,当日接待游客近300人,住宿加门票收入近7万元。


  龙井温泉营销部负责人李杨家俊相信接下来的几周游客会越来越多,经营能够持续向好。


  对未来,李杨家俊有信心,正如他在复工前一天发的朋友圈所说:“一切的等待只为更好相见。”


  “这次因疫情停业两个多月,损失近700万元,但也给了我们提升自己的机会。”李杨家俊告诉记者,早在2月中旬,营销部就已全员复工,为适应旅游市场新特点、新需求,研发新产品、新项目。


  为防止泡池人员聚集,企业加强了对原有泡池的绿化隔离,还新增了30个室内小泡池,餐厅全部改成一人一桌;为满足游客的康养需求,开发了中药泡池,并计划引入中医馆;为增强度假区吸引力,与周边的黄果树、龙宫等景区合作开发新线路……


  旅游业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贵州所有景区于1月底按下了“暂停键”。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景区、旅行社像龙井温泉这样,把停业期当成“闭关期”苦练内功。他们研究市场、调整思路、开发新品。


  疫情发生后,两个多月一单未接、未来旅游市场的不确定性,一度压得贵州省六盘水市凉都旅行社副总经理王琴喘不过气来。


  “老路子行不通,就换个新玩法。”在王琴看来,受疫情影响,市场对大型团体游的接受度会大不如以前,但对“小包团”、短线游的需求会增加。而由于跨省游的放开需要时间,在未来一段时期,本地游客将是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最大限度激发省内市场的活力,不仅需要提升旅行社的服务水平,也需要旅行社、酒店、景区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


  王琴和旅行社员工在“闭关期”对导游进行了系统培训,开发了10多条新线路,新增了自驾游、周末游、亲子游等项目。此外,旅行社也加强了与贵州省其他地市旅行社的合作,通过互换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抱团发展。


  “现在就看你怎么做,能不能找到突破口。”得益于新开发的线路和项目,旅行社于4月11日接团开张。


  (记者潘德鑫 吴思)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