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这种以“小时达”为标志的新模式,正以“高复购、高时效、高客单”的特性重塑零售格局。今年“双11”期间,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各大电商平台将把即时零售纳入销售“战场”,把竞争焦点转向“分钟级送达”的外卖服务,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等新营销方式。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专家指出,掘金即时零售这片蓝海并非易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效率与数字化能力的深度融合,唯有速度与秩序并行,才能在这条前景广阔却挑战重重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即时零售重构消费体验
消费者在线上平台下单商品,附近的门店或仓库发货,通常一小时内由骑手送达,这种新的消费方式就是即时零售,比传统电商送达速度快很多,其不仅是外卖的升级版,更是一种万物皆可即买即送即用的新零售模式。
凌晨3点的山东济南,一名饿了么骑手的配送箱里,左边是处方药,中间是小龙虾,右边是游戏卡带、充电线。这种“魔幻”混搭背后,藏着即时零售的核心--万物皆可外卖。
“即时零售是消费升级的新产物,也是今年'双11'大促的核心变量。”山东省电商协会秘书长于登杰认为,近年来,传统电商增速明显放缓,即时零售凭借“高复购、高时效、高客单”等特征,有望成为新的流量引擎和增长点。“即时零售通过重构'快'的定义,倒逼'多、好、省'的全面升级,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于登杰说。
商务部等七部门去年联合印发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探索“店仓一体”“预售+集采集配”等新模式。
为什么即时零售越来越普遍?一方面,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购物变得碎片化,不再囤货、缺什么就买什么成为日常,消费者从计划型购物向即时购买转变。有行业调研显示,超过50%的95后希望在购物当天就能收货,并愿意为快速支付更高的配送费用。
另一方面,平台、门店、骑手等越来越能“打配合”:平台更懂用户习惯,借助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门店更“聪明”,数字化打通货架和库存,精准调配商品;骑手网络更密集,能迅速响应订单。共同努力下,“一小时送达”不再困难。
对行业来说,这也是一片快速增长的蓝海。今年以来,淘宝闪购订单迅速增长,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京东秒送有超60万家实体门店提供即时零售服务,已覆盖2600多个区县;国庆、中秋假期,美团闪购上超500个零售品牌实现翻倍增长……各平台瞄准新赛道,让即时零售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日常。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
即时零售狂飙下的隐忧
狂飙背后也不乏问题。今年,某些平台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外卖大额补贴活动,使许多商家陷入“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就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
山东本地连锁便利店店主刘波对此感受尤深。他的店在济南市历下区北园地铁口附近,早晚高峰小店客流量大。然而,今年“双11”大促期间,他的情绪明显从“忙得上头”转为“算账后心凉”。“平台补贴越大,我们越不敢拒绝活动,但利润却很微薄。”刘波说。
配送端也被这场精确到分钟的“速度比拼”压得喘不过气。随着即时零售从外卖餐饮向全品类、多业态扩展,大体积、高重量商品日益增多,原来为“奶茶+快餐”设计的运力体系和算法逻辑,已经有些不堪重负。
即时零售时代,配送物品的体积、重量正成为与时间同样复杂的新变量,但行业目前并没有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业内人士透露,后台算法正在不断优化,但显然没有赶上业态变化。
当配送压力传导至消费端,维权难题也随之显现。近日,一位山东青岛的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箱牛奶,到货时包装破损、液体渗漏,退款诉求却在商家、平台、配送三方之间多次流转。“平台让我找商家,商家让我找骑手,骑手说他只负责送。我花的钱,就卡在中间不动弹。”最终,她等了9天才收到退款。
“即时零售既是新商业模式,也是新消费模式,履约链条比传统电商更加复杂,考量多方主体间的责任分配需更加前瞻。”山东舜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宏亮认为,监管与平台要共同推动各类责任主体明确配送损坏的举证标准和售后责任归属机制。
即时零售核心在于供应链效率
即时零售前景广阔,但要从这个赛道分一杯羹,并没有那么简单。于登杰表示,它不仅需要强大的本地实体商超、品牌门店、前置仓、骑手等资源整合能力,并且对运营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库存数字化管理和用户需求分析,以及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即时零售催生出闪电仓这一新型店铺,不靠客流、不做展示,却能覆盖周边3-5公里的各种商品需求,兼具社区仓库和即时履约双重功能。
“哪个仓离用户最近、当前是否有库存、周边有无空闲骑手,平台系统都会在几秒钟内迅速判断并发出指令,让每一单都能以最短路径送出,最大限度减少配送时间。”美团研究院研究员王凯说,仓开得密,不代表速度快,用户下单后,平台调度和骑手响应效率也很关键。
即时配送需要庞大的算力资源和地面团队支撑。美团通过前置仓提高配送效率;蜂鸟即配通过人工智能升级骑手调度体系,合单顺路率一年内提升85.7%。从仓储布点到系统调度,再到骑手完成“最后一公里”,各环节紧密配合才能让即买即送成为可能。
“过去人要走进店里找东西,现在变成东西主动上门找到人。看似简单的变化,零售逻辑已经重塑。”王凯说。
“即时零售的竞争力在供应链效率,不是盲目求快。只有速度与秩序并行,才能跑得长远。”张宏亮说。
业内人士表示,供需更近更快地联系起来,使商家更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什么时候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能不能及时送到。即时零售带来的不只是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是亟待挖掘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活力。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