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工业化中深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


时间:2013-02-16





今年是十八大之后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如何抓住用好新机遇,寻求推动发展新动力,是摆在我们国家、行业、企业乃至每一位同志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工业界、企业界应当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主题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这里,我讲两个问题:一是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和重点任务;二是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及在工业化大背景下如何推进。

  一、准确把握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和重点任务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学习领会这一目标的深刻含义,大家有两点体会颇深。一是感到很振奋,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确立的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战略部署,目标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二是压力很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巨大、艰辛的努力,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那么,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整个工业战线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基本实现工业化,要有标准,要研究确定若干量化指标。


  先行国家工业化大体上是在上世纪中后叶完成的。要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更要体现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若干标准。


  一是总结借鉴先行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先行国家大体上是在人均GDP1万美元时完成工业化的。如美国1955年是13580美元,韩国1995年是9982美元。各国国情不同,应有所差异。我国2011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按世界银行统计是4930美元,2020年有希望达到近1万美元。


  二是指标要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有先进的行业经济技术指标,其中节能减排、品种质量尤为重要。关键是工业科技水准、信息化水平要有大幅提升,要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一些重点行业要走在世界前列。


  三是产业结构要有合适的比例。近几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约占40%,加上建筑业二产占近47%,一产占近11%,三产占43%。8年以后,工业、农业总量都要增加,但比例可能减少,三产比例要提高,要有科学的测算。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多少,也应该有量化指标。


  四是应与民生指标相关联。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全面小康的支撑和基础。基本实现工业化,要体现国强民富,要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指标应有改善。


  (二)基本实现工业化要着力改变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


  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18.8万亿元,名列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还依赖进口。科技成果转化乏力,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


  二是资源环境已经难以支撑。2011年我国能源总能耗折34.8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20.3%,而创造的GDP仅占全球的10.4%。原油进口依存度达56%,铁矿石进口按含铁量计算超过50%,铝矿铝材进口、铜矿铜材进口分别达到50%和70%。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以及CO2排放量名列第一。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约占15%~20%,部分行业产能明显过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产能过剩引发恶性竞争、效益下滑”,“任其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一些产品质量低下。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还处于世界的中低端。


  四是地区、行业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突出。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产业链条、企业结构失衡,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的现象有增无减。


  上述这四个问题如没有明显的改善,不可能基本实现工业化。解决这四个问题正是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


  (三)“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要着力做好三件大事。


  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再次明确,转方式的关键是调结构,总的方向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能源、运输、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工业战线理应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


  一是把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转型升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工业化、信息化的紧迫任务。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重组兼并、产业转移、集聚发展等难点、重点。


  我国工业诸行业的总量很大,但总的看突出问题之一是多数行业经济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工业行业的效益不高,集中表现在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偏低。据测算,只有26.5%,而发达国家为35%~40%。因此,要把降低能耗物耗、改善品种质量、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再是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现有生产线、基础设施运营的智能化水平。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就是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到现有生产设施上,从而大大提升“存量”的运行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还要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如正在兴起的“3D打印”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大大节约了原材料和能耗,大大提高了效率效益,被称为制造方式的革命。



  二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不是追求数量,关键还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新技术是新产业的灵魂。1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涵盖了七方面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加快组织研发,力争“十二五”取得决定性成效。当前各地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性较高,但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无序发展、条块分割的状况。在充分发挥企业、地方积极性的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抓紧制定并实施规划、标准、规范,出台支持政策,改革机制、制度,抓好典型示范工程。


  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延伸。要鼓励和引导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业务,支持发展增值服务、专业服务,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推广服务外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技术管理咨询、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等。


  (四)基本实现工业化,要提高对工业化的认识,要依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


  首先,要认识到工业化对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动力作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离不开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工业的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长期以来农业支援工业,现在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时候。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国防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现代工业。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用品,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催生出大量生产性服务需求,推动了服务业结构升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格局不会改变。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关键是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新技术花钱买不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靠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要在“用”上狠下功夫,“用户”要参与产学研结合全过程,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只有用才进入了市场。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机结合。


  第三,基本实现工业化,要靠进一步改革开放。首先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尤其要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是加快财税、价格、金融体制改革,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再是当今我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本土回归”的挑战,新兴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竞争,要统筹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国外技术、人才、资金、资源,当务之急是稳住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为我国工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基本实现工业化,东中西部要协调发展。东部发达地区离不开中西部的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离不开东部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国整体的概念。要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各地应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市场状况和产业基础,选准优势产业,实施差别发展,防止产业趋同,低水平重复。有序开展产业转移,带动东中西部结构调整,促进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