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是公司连续第八年在央企中率先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共7万余字,披露了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的履责意愿、行为、绩效和2013年履责承诺,展示了公司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推动社会责任根植基层的具体实践。
报告内容框架更加完整。
报告采用“履责意愿、履责行为、履责绩效、履责承诺”的内容框架,按照履行社会责任的完整逻辑,披露公司履责实践和承诺,这在中国企业是首次。报告积极回应社会期望和利益相关方诉求,内容变工作表达为价值沟通,披露公司和电网发展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新的报告框架有利于企业展示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了解社会对企业履责绩效的关注,增强履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报告覆盖范围更加全面。
报告履责内容涉及了所有的省级电力公司,积极展示基层单位的履责实践,并以具体案例的方式阐述了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实践,包括责任落实机制、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社会责任融入“三集五大”、社会责任管理创造更大价值。同时,2012年适逢公司成立十周年,报告回顾了公司十年来的有关履责绩效。
履责意愿陈述更加深入。
探索、实践、检验、完善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报告阐明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外延、功能、动力,指出了履责方式及可能存在的履责误区,强调社会责任源于使命、始于战略、成于机制、成于管理,披露了公司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使命、价值观、战略、决策、流程、日常运营和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
履责绩效沟通更加系统。
报告披露了连续5年、3大类13小类66项、共330个定量指标,展示了公司创造的综合价值。经济绩效披露分财务绩效、电网能力、运营效率、供电绩效4小类32项、共160个定量指标。社会绩效披露分普遍服务、公益捐赠、伙伴共赢、透明运营、员工发展5小类18项、共90个定量指标。环境绩效披露分服务清洁能源发展、推进全面节能、推进电动汽车发展、推进二氧化碳减排4小类16项、共80个定量指标。
履责承诺披露更加广泛。
报告不仅发布了公司2013年承诺,还披露了公司2015、2020年发展目标。2013年,公司承诺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少于5小时,农村年户均停电时间少于20小时,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进一步推进,城乡停电时间差距进一步缩小;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加快特高压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5万公里、变电容量2.3亿千伏安,直流线路2210公里、换流容量800万千瓦,安装智能电表超过3000万只。公司将于2015年初步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10年的3倍。
履责议题选择更加与时俱进。
报告在确定2012年履行利益相关方责任议题时,充分考虑当年社会和利益相关方关注热点与公司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对责任议题矩阵内容及排序进行了重新调整。比如,在优质服务责任议题选择中首次将保护客户信息安全列入重要议题并披露了相关信息,同时突出了2012年社会用电客户普遍关注的阶梯电价实施、智能电表推广等热点议题。在服务“三农”责任议题中将城乡供电一体化、高寒高海拔藏区电网建设等重大民生议题放在显著位置予以详细披露。履责议题选择的与时俱进,增强了报告内容的贴近性和时效性。
社会责任管理呈现更加充分。
报告融入了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创新成果,首次系统披露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包括管理目标、管理机制、管理内容、管理动力4大模块、21个要素,阐述了公司推进社会责任“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的路径和模式。这是确保企业发展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及可持续发展要求,自觉追求综合价值最大化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公司对央企社会责任管理创新的重要贡献。2012年,公司在27家全面社会责任试点单位实施“15333”工程,推进社会责任根植基层和一线。报告以丰富的案例,突出反映了一年来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给试点单位运营和管理带来的新变化,集中披露了试点单位将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具体案例。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体现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理念与履责实践的水乳交融,凸显了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也使得整个报告内容更为充实、丰满。
报告设计更具亲和力。
报告文本设计采用无实图封面,以导线勾画的电网元素围成一个“心”形,与当中“你用电、我用心”的口号高度契合,整个封面简洁流畅、主题鲜明。报告采用了部分由专业摄影团队以公司基层员工为主体拍摄的高质量图片,画面质朴亲切,突出了“人”这个企业履责主体,也大大增强报告的亲和力。还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手绘图案的穿插运用,一方面达到了真实图片难以呈现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来源:国家电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