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宁云商正式对外发布“阳光使命——201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这是“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后的首份CSR报告,也是苏宁连续第五年发布。报告披露了苏宁2012年履行对员工、股东、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责任的实践与绩效,此份报告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DNV)基于AA1000标准进行验证。
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苏宁是社会化的苏宁,这是多年来我们坚持的核心价值观,苏宁认为只有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利益才能长久化。未来,苏宁将继续与利益相关方共同携手、不断创新,担负起引领中国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新使命,一起迎接中国零售业的新春天。
报告新结构:基于“运营”流程的社会责任解析
2012年,苏宁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创新商业模式,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苏宁”蓄势。着眼于此,2012年度苏宁CSR报告结合公司战略和CSR实践,以“云融开放,共享未来”为核心,围绕自身运营与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关系,确立了新结构:基于“运营”流程来解析苏宁的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运营”、“服务供应商”、“服务消费者”、“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等板块,全面阐述苏宁在CSR领域的切实行动。
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介绍到,这一新架构从“运营”流程出发全面梳理苏宁社会责任内涵,持续推进社会责任与公司发展战略、运营的深度融合。报告还吸收利益相关方、CSR报告评价机构的建议,进一部丰富实质性内容,增强CSR核心绩效指标披露深度与广度;还以“柱状图”等形式对部分核心绩效进行年度对比,直观展现了苏宁在相关领域的进步。
回馈社会:纳税近40亿,公益捐赠2090万
苏宁秉承“企业公民”理念,以缴纳税收、慈善捐赠、社工行动等多种形式回馈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2012年,苏宁共计纳税39.38亿元;与此同时,依托专业机构平台优势,积极与公益组织密切合作,结合自身资金、员工等优势,共同开展公益项目,形成资源共享、跨界作、多方共赢的公益事业发展新通道:2012年,公司公益捐赠2090万,苏宁电器集团累计捐赠4480万;持续开展“1+1阳光行”社工志愿者行动,将企业与员工的社会责任相互结合;22栋“苏宁校舍”、170座“苏宁桥”、100个“苏宁阳光梦想中心”在全国十余个省份陆续开建,且年底大部分已建成,推动了贫困地区教育、交通事业的发展。
和谐产业链:平台开放合作共赢,虚实融合提升体验
作为产业链中游的零售商,苏宁致力于建立多赢供应链、实现价值共享,构建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购物体验,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苏宁持续强化服务供应商的举措,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精准市场需求、服务中小供应商、加快平台开放、推动行业建设。苏宁易购推出开放平台,打造多赢供应链;扩大预测补货系统(CPFR)的使用范围,与更多供应商协同合作;出资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供应商、消费者提供特色金融服务。苏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精确分析市场需求,从而为供应商提供研发、生产建议:譬如AO·史密斯便根据苏宁建议推出针对性新品,获得了市场认可。
2012年,苏宁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无缝应用体验。通过硬件设施、服务能力的完善提升,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完美消费体验,24小时投诉处理方案达成率达99.2%;苏宁私享家与优立方、苏宁应用商店等产品的不断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优质的选择。
分享成长:拟派红利约3.7亿元,全年累计晋升11180人
在企业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苏宁也十分注重回报广大股东与员工,与其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苏宁云商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57亿元,净利润26.76亿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总额约3.7亿元(含税)。
苏宁倡导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共享,构建起包含薪资、福利、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四个模块组成的全面薪酬体系。2012年,管理干部累计晋升11180人;全年开展培训项目6922期,培训人次达53.2万;开展苏宁之夏、运动会、节日慰问等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树立起家庭式的工作氛围。
绿色价值链:节能环保成发展要义
作为零售行业领军企业,苏宁坚持“用更少的资源服务更多的人群”的绿色发展观,不断推动自身、产业链和全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2年苏宁逐步推广“绿色门店”规划,对实体门店的装修材料、设备选用、能源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构建绿色门店标准:其中,全年共安装LED灯12万盏;苏宁还大力推进办公、物流等方面的节能降耗工作;此外,苏宁2012年加入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坚决执行联盟标准,并主动推进其在苏宁出售产品上的应用与实施。
来源:DoNews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