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协会30日举办“建设生态文明 履行社会责任”董事会秘书论坛。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组织召开的“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的分论坛,中上协董事会秘书委员会在论坛期间向广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发出号召,倡导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承担起相应的职责,推动上市公司做好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社会责任工作。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积极响应,并签署倡议书。这也是国内首个全国性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自律组织举行的首场活动。
论坛上,中上协执行副会长姚峰宣布董事会秘书委员会正式成立。近百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签署了倡议书。他们中既有重量级的中央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也有新兴发展的民营企业和来自在海外上市的H股公司。还有许多公司董事会秘书虽然没有来到现场,但通过网络签署的方式表达了对该活动的支持。他们共同承诺,上市公司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安青松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每一个企业做起,必须超越唯利是图和急功近利,把生态文明融入企业文化、落实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之中。董事会秘书是职业经理人中独具特色的群体,是履行协调股东与公司关系、内部治理各机构关系、外部治理各方面关系的专门职务,在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推动人。就资本市场而言,董事会秘书的社会责任是“两维护一促进”,即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他表示,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上市公司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增强“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中争取主动权的战略引擎。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应邀做主旨演讲。他表示,五年来,沪市上市公司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数量不断增加,披露质量不断提高。他指出,下一步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扩大披露范围,修订和细化有关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指引,并鼓励更多的机构推进社会责任产品创新。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王红代表交易所对董秘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做《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演讲。她表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和中小板、创业板的成功推出和健康发展,使一大批环保节能产业的龙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数百家创投机构投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获得成功,这些都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走上注重转变发展模式、用环保途径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深交所将继续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品结构,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上市公司树立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履行社会责任。
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会长李旦生用翔实的数据、生动的图片为现场与会嘉宾介绍了基金会成立以来在防沙治沙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效。阿拉善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区。中上协副会长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众多上市公司,发起成立该基金会。在过去10年,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已经支持植树造林万余亩,大大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大禹节水、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宁波华翔等上市公司采用捐款、提供设备、提供智力服务等方式为当地植树造林、治沙防沙做出了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在主旨演讲中则从“社会责任究竟是企业的动力还是压力”这样一个角度,深刻地阐述了如何从经济的角度让企业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他列举了多项研究结果,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实可以提升公司的财务绩效,并且对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他指出,研究数据表明,社会责任不应该成为上市公司的压力,而应该成为上市公司的动力,上市公司可以成为生态文明的引导者和自觉的示范者。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他特别指出,作为上市公司,“环境红线”不能碰。此外,上市公司应该主动公布环境信息,引导公众的良性参与,这一点对于董秘来说尤其重要。
中上协董事会秘书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清在总结中表示,倡议书的签署意味着,董事会秘书群体代表中国资本市场向国际社会表明了顺应时代潮流、履行社会责任、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
随后,中上协董秘委副主任委员泛海建设董事会秘书陈家华、燕京啤酒董事会秘书刘翔宇、碧水源董事会秘书何愿平,以及中煤能源董事会秘书周东洲、华电国际董事会秘书周连青、坚瑞消防董事会秘书李军和南海发展董事会秘书黄春然参加了研讨环节,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所专长的领域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的努力,并一同分享了他们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见解。(吕骞)
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