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邮政储金条例》颁布;1919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邮政储金局成立,开办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07年3月20日,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在改革传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北京揭牌成立。转制以来,邮储银行已然走过五年。
经过转制前后的不懈努力,邮储银行已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截至2012年8月底,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8万多个,网点规模居于全国首位;拥有本外币存款余额约4.4万亿元,居全国银行业第五位;资产总规模超过4.6万亿元,居全国银行业第六位,资产质量良好,资本回报率高。
转制5年来,邮储银行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机制,持续深化业务流程创新,全力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努力填补金融空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为维护公共利益、构建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拓宽资金回流渠道 支持国民经济建设
邮储银行依托稳定的资金优势,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拓宽资金回流渠道,充分体现了自身价值,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信赖。
本着“支持经济,服务地方”的工作方针,近年来,邮储银行找准自身优势和金融服务的结合点,按照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通过协议存款、项目贷款、银团贷款、小额贷款、专项融资等渠道,全力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参与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等。向南水北调及海南大广坝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提供融资支持;大规模参与新疆、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十一个西部省份的电网、电力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积极支持边疆省份发展;深度参与核电、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绿色煤电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项目建设。
此外,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区域战略的重大决策,先后与多个省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改变了各级政府对邮储银行历史上“只存不贷”的印象。邮储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支持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快了融入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全力服务百姓民生
邮储银行积极响应政府要求,自觉履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五年来,邮储银行业务产品不断丰富,除开办传统的储蓄、国内汇兑、国际汇款、银行卡业务、代收代付等基础金融服务外,还相继开办了小额贷款、商务贷款、住房贷款、信用卡、理财、网购支付、结售汇、多币种外币存款等服务个人客户的新业务以及公司存款、结算、票据贴现、债券投资、资产托管、小企业贷款、公司流动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贸易结算等服务公司客户的业务,成为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邮储银行拥有本外币账户数逾10亿户、绿卡账户数近5亿户;拥有超过160种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拥有ATM总量超过3.7万台,个人网银客户超过3700万户,电话银行累计注册客户超过4500万户,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相继推广上线,加上早已遍布全国的3.8万家物理网点,一个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多元化邮储银行网络已全面建成,为广大客户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优质服务。
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邮储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相继推出了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三种产品,设计了额度循环支用的贷款使用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满足了其对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2010年,邮储银行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合作的“小额信贷和零售银行业务项目”荣获“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
为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邮储银行首先通过开展“一行一品”工程,结合各地区域经济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进而由的“点”式转变为“链”式开发,启动了“一行一式”工程,加强商业模式开发,围绕核心产业链条开发服务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同时推出了保证、联保、房产抵押、设备抵押、经营权抵押、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十余种担保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线,提升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为探索助力小微企业的新模式,自2010年起,邮储银行连续三年举办创富大赛活动,为广大小微企业增添了一条解决融资难题的重要渠道,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富热情,带动了全社会的创富热潮。2011年邮储银行创富大赛,吸引了逾10万人咨询、报名。在举办2011年创富大赛期间,邮储银行共为约146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1652亿元。目前,2012年邮储银行创富大赛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截至2012年9月底,邮储银行开办小额贷款和个人商务贷款的机构已覆盖全国所有二级分行和2000多个县市支行;建立了334个小企业信贷中心,覆盖全国超过97%的地级市,专门负责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受理、调查、贷后检查等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超过1000万笔,金额超过1万亿元,有效缓解了全国600多万户小微企业主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的难题。
加强“三农”金融服务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转制以来,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高度重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深入研究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为服务农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储银行拥有3.8万个网点,且7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邮储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网点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储蓄,汇兑等基本金融服务;提供代理保险,代收农村电费、电话费和电视有线费等服务;办理代发粮食补助金、退耕还林款和计划生育奖励金等各种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金融业务。
同时,邮储银行高度重视“新农保”、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工作,通过与社保部门合作,在25个省区、市的497个市、县参与到“新农保”金融服务工作中,服务了约1/3的国家“新农保”试点县;与当地人行合作,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超过6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超过220万笔,交易金额超过5亿元。
此外,邮储银行还积极通过贷款服务“三农”,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开办了设施农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烟农贷款、蔗农贷款、“粮农宝”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服务“三农”的贷款产品体系,将资金直接反哺农村。截至2012年10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向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发放小额贷款760万笔、金额超过4300亿元,占全行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以上,有效地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打开了金融服务“三农”的新局面。
弥补金融服务空白 探索金融扶贫模式
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邮储银行积极响应政府要求,充当解决“零金融机构乡镇”问题的排头兵,大力填补农村偏远地区的金融空白点,不断改善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例如,邮储银行在山区、村镇、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地采取设置固定金融服务网点、便民服务点、流动服务站和布放POS机等方式,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均等的金融服务;通过围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积极向全社会普及金融知识,通过在社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办金融知识讲座、发放金融书籍资料、举办知识问答等形式,普及真假货币识别、理财投资、银行服务等金融基础知识;不断完善农村储蓄、汇兑、银行卡、代理保险、代理国债等金融服务,积极细化“新农保”等经办业务,因地制宜开展业务创新。
在做好爱心捐赠等慈善事业的同时,邮储银行还积极探索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模式,探寻金融扶贫与商业化经营的结合点,不断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民生服务力度。例如,不断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利用小额贷款、上门服务、宣传金融知识等方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援偏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一批贫困地区结成帮扶对子,发放扶贫贷款引导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协助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帮扶大学生村官就业 搭建职业发展平台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实现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又“流得动”的良性循环,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自2009年起,邮储银行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新机制,将他们在基层的宝贵经验继续贡献于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邮储银行通过“邮储银行+大学生村官+农户”的工作模式,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养工作作为本行的人才发展战略,选拔任期届满的大学生“村官”到银行任职;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村官”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的优势,直接把邮储银行小额信用贷款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架起了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桥梁,携手为农民创业致富搭建了融资平台;借助“培训+实践”的模式,搭建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平台,实现大学生“村官”向复合金融型人才的转型。截至2012年9月底,邮储银行累计招聘大学生“村官”近3000人,遍布全国20余家分行,成为全国最早、最多招聘大学生“村官”的金融企业。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不断拓展服务方式
邮储银行始终以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为己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断深化、拓展公益事业的参与方式与服务领域:积极投身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举办了“伴你走进美好新家园”等大型公益活动;在汶川、北川、绵竹等多个受灾地区捐建“邮储”农村社区全民建设中心;通过捐款捐物、捐建音乐教室、组织志愿者团队教学、长期资助希望学校等方式,辅助农村基础教育,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资助了数百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建光明等等。
来源: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