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集团创立于1988年,位于中国百强县(市)之首的江苏省江阴市,是一家以服装为龙头产业,以精毛纺面料为基础产业的专业化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高档男装生产基地之一,海澜集团连续多年在中国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双百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并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目前,集团拥有总资产200亿元,在全国拥有5万余名员工。
经营表现
近年来,海澜集团迅速在国内崛起,每年的销售额以30—50%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末,海澜之家已在全国开设专卖店超2500家。2013年海澜集团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加大市场开拓,降低费用成本,不断开拓新产品,提升竞争优势,保持了稳定增长。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门店零售总额超过120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
责任担当
海澜集团总裁周建平曾经说过一句话:企业创办初期,它是属于企业家个人的,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它就是属于社会的。周建平有一个著名的社会责任"三层论",即善待员工、回馈社会、倡导风气。多年来,海澜集团就是坚持着这一原则在不断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一层责任感:善待员工。周建平认为,作为民营企业家,“善待员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遵从劳动法,按时发工资,定期交保险,安全别忘掉。”周建平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这20个字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海澜集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每位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作并快乐着”,建立宽松、舒适、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海澜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海澜兴建了两幢三星级标准的人才楼,为外来人才营造温馨家园;在海澜,你可以感受到“心情餐厅”的气氛;海澜在车间安装中央空调,走在“音乐车间”里,一首首轻松、美妙的“背景乐曲”飘洒在员工单调、紧张的操作中;海澜建立了“八个一”的企业文化阵地,工作之余,可以在图书馆遨游知识的海洋,在迪吧里休闲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企业的文联更为文艺爱好者拥有了又一方温馨的天地……近几年来,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善待员工的举措,如提高员工工资、提高员工伙食补贴标准、结报外地员工春节探亲路费、增加员工休假时间等,深受员工好评。在海澜“工作并快乐着”,是所有海澜人真切的感受,这也是海澜为什么能吸引住了人才的原因。
第二层责任感:回馈社会。现在江苏建设小康社会,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农民问题,作为经营工业的企业家,有责任为政府的“反哺农业”政策出一份力。“海澜集团在江阴新桥,解决了1500亩地上的农民失地问题,每亩地每年给农民的补偿是550元。这比农民一年种一亩地的纯收入要多。
另外,慈善事业也是民营企业家必须做的,一定程度上讲,慈善心也是评价企业成熟度的标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海澜一直热心慈善、公益事业。199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灾时,海澜集团急国家所急,捐赠价值1238万元的款物,把爱心奉献到灾区。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海澜集团通过江阴红十字协会向四川省教育厅捐出150万元“扶教”善款,用于灾区灾后学校的重建,安抚在地震灾害中牺牲的教师的亲属。此外,海澜还向近300名在“5•12”地震中受灾的四川籍员工发放50万元重建家园资助款。2008年11月,当全球金融危机向纵深蔓延时,海澜集团却斥资1亿元成立“江苏海澜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基金会每年将基金产生的效益全部用于资助江苏省范围内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海澜之家通过江阴市慈善总会,向灾区捐款现金200万元人民币。
第三层责任感:倡导风气。企业除了生产产品外,还有个“培育人”的责任,企业的员工素质也是社会素质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企业不要忘记对人的素质的责任。
如今的海澜已建立了一整套“内培”“外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在制订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摸底,根据具体的培训需求,制订灵活的培训方式,委外培训、内部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培养各类人才,海澜近年来对外加强了与名校的交流,实施校企合作项目,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成功实践了海澜“班组长”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并且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新路,开办了仓储物流、财会、拓展、职业店经理、服装工艺等各类培训班,为公司培养输送各类管理和技术型人才。海澜还加快实施人才专业化培训战略,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各大高校联手在服装界率先开办多期MBA班以及各类大专班,目前已有数百名硕士生走上集团的营销、管理和科研开发岗位。依托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海澜拥有行业一流的科研开发中心,建有中国服装业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些又为人才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完善的培训机制,让每一位海澜人在成就海澜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