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中国社科院企业责任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以及业界代表组成的“分享责任中国行”活动调研团近日抵达湖北宜昌,调研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并对三峡集团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
长期以来,三峡集团不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切实履责,也注重扮演好“企业公民”的角色,坚持“责任兴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回馈社会。
在三峡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三峡集团始终将防洪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必要时,牺牲发电效益,保障防洪安全,体现出中央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三峡工程运行十年间,累计拦蓄洪水872亿立方米,防洪减灾效益巨大。累计发电超过7000亿千瓦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三峡船闸连续安全高效运行十一年,通过货物总量约7亿吨,航运及其相关产业吸纳了库区200万剩余劳动力。蓄水以来,三峡工程还累计为下游航运补水约932亿立方米,有效保证了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及航运补水需要。
在水电开发过程中,三峡集团还始终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在优先考量的地位,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中华鲟和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已成为两张独具特色的“环保名片”。
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陈磊介绍,该所已累计增殖放流中华鲟500余万尾,放流长江中上游珍稀鱼类60万尾,有效补充了这些鱼类的种群数量。
为保护长江经济鱼类,促进渔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三峡集团连续多年每年投资100万元进行增殖放流,并利用生态调度手段形成人造洪峰,以此刺激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产卵繁殖。
为保护库区珍稀濒危植物,三峡集团还在三峡库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淹没线以下的270多种特有植物进行“搬迁”保护,并建设了特有及珍稀特有植物培育基地。
与此同时,三峡集团还将企地共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援建、捐赠等多种措施,支持库区移民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资助地方政府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通过开展贫困助学和改善学校软硬件建设等形式,助力库区教育事业发展。2013年,三峡集团投入1.24亿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并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企业”称号。
随着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三峡集团还注重当好全球企业公民,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整合内外资源,负责任地开展国际化运营,项目建设紧密对接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三峡集团精准地抓住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一处处长陈锋说。(记者刘紫凌 梁建强)
来源: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