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基础集团:心系社会责任 践行绿色施工


时间:2014-08-22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市基础集团”)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核心子集团公司,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大型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火电核电等能源工程,水务与环保等民生工程建设中以独特的、领先国内并达到国际水平的工艺和技术,屡创工程施工奇迹,被冠以“铁军”称号。为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号召,企业努力发挥自身专业特点,利用技术特长和文化特色,致力打造成为专业特点突出、绿色施工能力强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自2008年以来,集团对各类专业全面开展绿色施工管理,累计通过绿色施工评审项目56项,样板工程率达到55%。

  由上海市基础集团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淮海中路站位于繁华的淮海路商圈,车站周边存在多栋历史保护建筑,车站1号出入口与地铁1号线之间仅距离8米,场内还存在直径1米的大型上水管、大规模人防沉井群及地下室等,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由于13号线盾构下穿淮海路上的1号线区间,该车站设计为地下六层结构,是目前上海市乃至全国在建的最深地铁车站之一。车站基坑开挖深度达到33米,且底板位于7层承压水层,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与普通地铁车站有天壤之别。

  在复杂环境和高施工难度面前,如何既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又做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要求,无疑是对上海市基础集团职业操守和素养的巨大挑战。

  工程伊始,挑战便如约而至。3座20米深的人防沉井群及占地3000平方米人防地下室的出现,一下子将车站清障工程的难度推向了新的高度。上海市基础集团发扬“奋发向上、无坚不摧”的“铁军精神”,组织精英团队多次深入现场踏勘,论证清障工况,模拟清障施工造成的周边环境影响。经多番论证和方案比选之后,项目部采用“低噪、高效”的切割工艺对沉井楼板进行了特定切割,控制了施工噪音;通过水泥土逐层回填和临时环撑法确保了周边环境不受影响;采用旋挖钻机应用“缺口法”施工解决了清障过程常见的“高噪音、多扬尘”的通病,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降耗。历时5个月的精心施工,本工程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清障施工任务,周边建筑管线沉降均小于1厘米。

  众所周知,在上海地区进行超深基坑开挖,最大的施工风险便是对地下承压水的控制。一旦对承压水控制不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为解决这一重大施工风险,集团与项目部会同相关单位专家进行多次深入研讨后,决定采用超深地墙隔断承压水层配合基坑周边回灌井定向补给规避承压水风险,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由此,创造上海“新深度“的71米超深地墙施工揭开了序幕。为圆满完成该车站的超深地墙施工任务,集团投入了先进的BC40和BC33两台双轮铣槽机,并首次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创新采用了全新的双轮铣套铣工艺。该工艺可以避免锁扣管起拔和大型钢筋笼起吊风险,并有地墙接缝质量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这项全新工艺既可以减少相关辅助设施对柴油的消耗,又能够大大减少地墙刚性接头钢板的使用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泥浆全部通过反循环封闭管路进行处理,完全与“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理念相匹配。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施工,仅仅完成施工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施工的同时减少对社会、环境、居民的影响并得到群众的认可,是一家优秀的建筑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集团在轨交13号线淮海中路站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扬尘、噪音、渣土等工程常见污染现象进行重点整治,并通过创新驱动、大胆革新,先后研制出“封闭式泥浆工厂”、“移动式组合隔音屏”和“钢支撑自动伺服系统”等专利型发明,科学、有效地对中心城区大规模施工污染源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该项目还积极参与“上海市废弃物资再利用”试点活动,在废弃物利用、再生混凝土利用等领域取得了新突破,为今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项目绿色施工树立了新标杆。

来源:中国建设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