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消费者公民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和公益有了更多期待,而汽车业是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最受瞩目的行业之一,汽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自主品牌主流车企,江淮汽车不仅贯彻“敬客经营,服务销车”的企业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多年来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始终承担并践行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在抗灾救灾、儿童教育、扶贫助困、保护环境等领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抗灾救灾 为公益奔走最前线基于多年来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经验积累,江淮能对抗灾救灾等事件进行快速响应。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江淮汽车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组织救援。汶川地震发生当天,江淮汽车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援计划,向灾区捐赠了数百万元现金、物资等,并安排200辆救援车奔波于各救灾中心及灾区。多次的捐款、捐物和救灾现场服务的提供累计价值达2000多万元,充分体现了江淮汽车心系灾区人民的善心和同舟共济的决心,以及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作为自主汽车品牌的江淮汽车没有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当天获悉灾情后,第一时间向雅安灾区捐赠10辆瑞风S5、10辆轻卡,以及200辆含驾驶员的瑞风 S5救援车队,用于前方紧急救助。随后,江淮汽车积极倡导江淮营销网络和车友参与灾区救援,并提供相关救援物资,在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西南遭遇大旱,江淮向灾区捐款并在旱情严重的贵州建立水窖,以方便灾区人民储存生活饮用水;同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江淮向震区提供赈灾车辆和物资捐助,并在震后一周年捐赠了筹集的善款、物资,以及2辆星锐改装的移动诊疗车,以满足玉树灾后重建对移动医疗设备的需求;今年6月河南多地出现旱灾,江淮汽车联合爱心车主迅速启动了“传送甘霖·滋润心灵”活动,为村民派送矿泉水,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
重视教育、关爱儿童 以爱回馈社会除了奔走在抗灾救灾的最前线,江淮汽车对关爱儿童、教育等方面的重视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改善农村地区孩童的生活水平,江淮于2012~2013年联手“免费午餐”基金发起“瑞风慈善中国行”活动,不仅为活动全程提供必要的车辆、资金,而且通过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支持。以邓飞为首的“江淮瑞风中国慈善行”爱心车队,在历时一年的时间内以全国十大城市为辐射点、50万名江淮瑞风车主为主要参与者,通过接力的方式进行爱心传递,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该系列活动之后还会继续开展。
继2013年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合作后,江淮汽车于今年7月再次牵手安徽台,开展第二季“牵手瑞风行动——让孩子不孤单”公益活动。该系列公益活动从7月19日开始持续到8月底,旨在增强农村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救能力,并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少年儿童的暑期安全,保障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的暑假。
2012年,江淮汽车参与了“旧衣换魔豆,爰心助西部”微公益活动,将收集到的数千余件物资转运到西部各省贫困家庭或学校;同年,江淮以“红军学校”为重点,积极向广大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捐赠德育类图书,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十多年来,江淮汽车在全国各地捐赠建设了多所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实现上学梦。
一直以来,江淮汽车凭借着优秀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能力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肯定。未来,江淮汽车必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倾力回报社会,不断践行“制造更好的产品,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的企业愿景。
大力推行生态环保 全面践行环保责任作为国内主流汽车企业,江淮汽车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不遗余力。多年来,江淮不仅致力于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以及先进节能的传动系,助力绿色出行,而且通过新设备、新技术及新工艺来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大力建设生态工程,支持赞助环保活动。
2009年~2010年,江淮汽车建设312道“绿色长廊”,开创了企业界建设国家林业生态工程的先河;参加“拯救南岭”的灾后重建活动,积极支持“绿满花城”的环保事业,呼吁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012年,江淮赞助支持“黄河十年行”活动,该活动是一项由媒体记者、专家以及环保志愿者参与的长达十年的黄河考察计划,旨在记录黄河的变化,关注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同时,江淮汽车十分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江淮汽车以“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工作特色化”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吸纳有热情、有技能、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员加入,努力打造专业化志愿者队伍。除日常组织开展“帮扶孤寡老人”、“高考爱心送考”等各类公益项目外,还鼓励志愿者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提升企业社会公民形象。
来源: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