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现扎根“沙场”看公益传播青春正能量


时间:2014-08-28





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国内汽车消费已经逐渐由产品为王过渡到品牌制胜,品牌因素在汽车消费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在做强产品的同时,打造一个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成为众多车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毋庸置疑的是,公益活动是企业品牌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以环保、捐资助学为主题的企业公益活动越来越多,企业在卖车的同时,也更加强调自己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比如北京现代从2008年就开始启动“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诺尔”项目、长安福特推出“环保奖”、丰田也举办“绿色行动”等,这些企业在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同时,也为不断丰满自己的品牌公益形象,尽企业公民的之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之前有媒体评论车企公益时说,公益事业不是图一时新鲜的浮躁之举,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韧不拔地完成。公益事业也不是好高骛远、遥不可及的,而是需要企业公民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

以北京现代已经默默执行多年的内蒙古治沙项目为例。从前,查干诺尔湖南岸林木葱茏,湖东、北三面是阿巴嘎草原,牧草茂盛,湖畔芦苇丛生,栖息着各种珍禽,令人心旷神怡。然而,2002年以来,由于降水量逐渐减少,查干诺尔湖的西湖已接近干枯,存在着潜在的化学尘暴危险。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北京现代启动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诺尔”项目,承诺到2012年计划投资15亿韩元,完成2.25万亩的湖区植草,减缓沙化速度,逐步减轻因该地黄沙产生的沙尘暴对环境的影响,在查干诺尔地区恢复绿地。

截至2013年,北京现代携手现代汽车累计邀请1120多名志愿者前往查干诺尔湖,包括韩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以及青年员工志愿者协助当地环保人士等参与荒漠化防治,为草原腹地铺上多达7.5万亩的碱蓬、芨芨草等固沙植被,使查干诺尔湖恢复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草场,成为全球范围内草地恢复面积最大的单个地区。

第一阶段的项目顺利完成,然而,北京现代的爱心和责任却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今年8月1日,北京现代再次启动“正蓝旗盐碱干湖盆治理宝绍岱诺尔”生态治理项目,这也是查干诺尔地区治沙成功后的下一个新征程。在未来的5年里,将逐渐加大种植面积,稳定生态系统。在北京现代的感召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京津冀多所大学的160多名志愿者集结于2014的内蒙治沙现场。

业内人士认为,已经走过6个年头的治沙活动,可以说是国内汽车企业公益活动的样本。公益活动不难,难在坚持。可持续性是公益项目取得长足和深远发展的根本。公益项目绝不是作秀,而是要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实处,真正为需要的人带来最有效、最长远的帮助。

然而,这个项目所带来的影响还不仅是公益性,更多的是在推进环保事业的同时,在青年群体中产生的影响、传播的正能量。

此前参加过治沙活动的媒体朋友都会注意到,每一批前来参加治沙志愿行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除了立志奉献一己之力、誓做现代治沙人外,还坚持不懈地在青年群体中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治沙和环保事业中来。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说的:“治理沙尘源,有你,有我,共同为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而努力。”而另一个大学生则设计了很多直观有爱的标语,让大家在治沙的过程中,不要产生新的污染。“在草原,我们是访客,要保护当地生态,垃圾也一定要分类的。”

在北京现代内部的志愿者队伍中,青年团员也一直是主力。在他们的带领下,北京现代“公益治沙”活动彰显着年轻企业的活力和青年们的凝聚力。近年的内蒙治沙志愿者行动过程中,青年团员志愿者结合以往治沙经验,还不断注入青年精神元素,在行程中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

当然,从功利些的角度说,北京现代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防沙治沙的同时,一定培养了一大批富有爱心的年轻消费群体。这些人,不仅仅能够将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同时他们也是如今逐渐年轻化的北京现代品牌潜在的消费群体。在他们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曾经共同的信念会使他们对现代品牌有着天然的好感和信赖。

通过治沙活动引导青年人的公益理念,让北京现代的企业文化和公益之举深入人心,这种正能量的传递,终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公益,既有环保的收获,亦有精神层面的涤荡,不得不说,北京现代是个有心人。

公益事业不是商业竞争,而是一种境界。在通往公益事业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怀着一颗如初的公益之心,用实际行动践公益之行才会有收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