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黄金协会在中国国际黄金大会上发布了第二份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即《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版)》。
中国黄金协会会长,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宋鑫在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协会将积极探索履行社会责任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的黄金体系,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水平,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促进行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黄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达到新的高度。
工作取得进展
近年来,随着资源整合步伐的加大,行业布局不断优化,生产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企业诚信建设得到加强,经营状况得到大大改善,信用信誉大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加强,绿色发展初见成效,积极回馈社会、热心慈善公益已成为黄金行业的共同追求,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这些典型企业在引领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推动了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工作向众生方向发展。
《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版)》由中国黄金协会编制,内容由黄金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企业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等部分组成,涉及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经营业绩、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绿色环保、社会公益等各个方面。
宋鑫表示,中国黄金协会发布《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旨在通过典型引导和示范作用,树立和强化行业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全国黄金行业整体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行业与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进一步树立受信赖、勇担当、有责任感的黄金行业整体形象,优化行业和各会员单位的社会环境,强化黄金行业在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制约因素仍存
宋鑫指出,虽然黄金行业在社会责任上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仍然不系统、不到位,虽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但仍有一些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简单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公益慈善,一些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看做是额外的负担,并没有把它上升到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的高度。二是目前除了一些大型集团外,大部分企业没有把社会责任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更没有建立健全全面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三是一些企业在合规经营、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员工权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成为制约当前黄金行业社会责任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制约因素。
我国黄金行业正在融入世界黄金产业发展的大潮当中,正处于由大转强的轨道上。一方面,在新时期黄金承担着为人民币国际化增信和增加人民币黄金量的重要使命,这必将为我国黄金行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增长之后,行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须直面的迫切问题。
与此同时,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国内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矛盾亟待解决,伴随着黄金市场牛市的拐点,黄金行业进入了寒冬,未来一段时期金价的低位运行使黄金企业的成本压力加大,运营风险增加。此外,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零容忍,这些都对黄金行业的安全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社会责任
宋鑫要求,黄金行业要结合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扎实落实社会责任工作,一是要把发展黄金行业放在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上,同时必须牢牢把握搞好企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作为每一家企业的底线思维;二要牢固树立和强化规范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把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作为黄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要求和行为准则;三是要把社会责任当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参与国际竞争不可或缺的竞争要素和赢得更大国际市场的战略需要;四是要加大社会责任工作力度,每个企业都要建立起一整套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将社会责任融入决策和企业的日常经营当中,为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机制保障。
对此,宋鑫指出,当前黄金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要着力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作为行业的首要社会责任;二是抱团取暖,凝聚合力,提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强化安全环保和节能降耗,实现安全绿色发展;四是以人为本,关爱员工,注重职工的培训和培养;五是作为资源型行业,黄金行业的发展与地方政府、地方百姓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利益相关性,正确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关系,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工作,形成企地共建机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六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项目的综合竞争力;七是强化资源保障,调整和优化结构;八是牢固树立奉献社会,和谐共建造福地方、回报民众、慈善为荣的行业氛围。(本报记者 曾强)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