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已经不再是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唯一考核标准,质量变成了衡量一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指标,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面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急剧变化,汽车企业如何才能跟得上时代节拍?
在华晨宝马成中国首家加入《联合国环球契约》合资车企之际,近日,一些来自国内外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齐聚沈阳,共同探讨当今中国“新常态”环境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之路。他们一致认为,在这种常态下,中国的每一个经济参与者都应该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与负责方式开展企业进程;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具有出色的商业能力,还应对利益相关方负责,带动行业共同发展,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众说纷纭“新常态”
“我们的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速度和数字,而相反讲究质量和效能,传统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粗放模式已经严重不符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状态,新常态,这个词语已经成为时代的核心词语。”当支持人开诚布公地抛出讨论主题,立刻引起与会者的激烈讨论。
清华大学健康传播教授华威廉说,如果大家只关注经济发展,不管是否可持续,30年的惊人飞速发展,但是看看劳动力问题,教育问题这方面的指标持续下滑,还有失业率、贫困、腐败、城乡收入、环境的问题都很多,但是生存的环境很糟糕,环境污染,因此很有必要做出改变,必须摒弃旧的飞速发展的模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新常态”下,我们不能只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都要体现其社会责任,在“新常态”下,我们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改变。
北大社会责任专家北大研究顾问孙继荣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汽车行业的参加者都有重要意义。现在发展的大趋势,能源的变化,与汽车流动性有关的,这些为人类提出了挑战和要求。在国际社会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在宏观微观的方面上达成共识,看到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为子孙后代和未来做贡献。
他说,发展是全球的任务,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优秀企业和标杆。联合国2000年提出全球契约,就是让全球企业及和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来规划企业自身发展,因此参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建立公平的可持续社会,通过社会互动。企业要通过变革来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远远不是为了股东,而是要有承认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做出企业规划和行动计划,落实到企业的组织管理的过程。要设定自己的战略,按国际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按照与社会相容的规则来做,要社区的文化和企业的文化放到企业管理之中。
华晨宝马总裁康思远说:“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不仅要具备出色的商业能力,还应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BMW正是这样一家企业。我们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的移动出行,以价值链创新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创新贡献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携手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开创可持续移动出行新时代
2000年,全球最大的企业公民和可持续发展倡议《联合国全球契约》以下简称为《全球契约》发布后,得到许多优良企业和跨国巨头的纷纷响应。截至目前,华晨宝马是国内首家加入该领导性倡议的合资车企。
业内人士认为,华晨宝马的加入,是对其企业公民战略的又一次深刻诠释,这不仅体现了华晨宝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将在中国汽车企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相关企业肩负社会责任,推动整个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全球契约》精神不仅让许多优秀企业获益,而且对跨国巨头的经营战略一直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宝马专门负责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副总裁Ursula Mathar介绍,在宝马的全球战略中,发展、未来、利润和新技术是整个战略的4大支柱,最终由这几大支柱汇聚起来形成了宝马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构架上,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董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下面还有专门的委员会、管理高层及所有公司的高层等等,在管理层重视的情况下,宝马要实现的每一个单一目标,都与相关负责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部门相关。由于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架构,所以宝马可持续性发展得到了保障。比如,在生产方面,宝马用了6个指标,每个月都在全球范围内具体量化,比如能源消耗、水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废弃水处理、有机挥发物的排放以及废弃物,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下降了41%。其实,可持续概念涉及到宝马的整个产品链,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宝马集团可持续发展发言人Kai Zoebelein认为,华晨宝马的此番加入《全球契约》,是对其企业公民战略的又一次深刻诠释,这不仅体现了华晨宝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将在中国汽车企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相关企业肩负社会责任,推动整个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