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其中提到,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人才队伍建设。事实上,全国最大的互联网零售企业——苏宁早就开始了贫困地区人才建设的实践,累计培训农村电商人才1.5万余人次,打造“双创与返乡青年等电商示范项目”。
这还只是苏宁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小部分,为了响应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精神,苏宁已经帮助多个扶贫产品实现畅销,并且还准备在资金、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服务好扶贫工作。
从滞销到热卖,只差一个苏宁定制
今年年初,受产能周期性扩展等因素影响,我国鸡蛋价格大幅下跌。数据统计显示,5月中旬,国内500个集贸市场的鸡蛋零售均价同比跌25%,较2014年高点跌34%,创2007年以来新低。
鸡蛋滞销直接影响到了蛋农的收入,尤其是贫困地区鸡蛋价格下降较大,受到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关注。
6月29日,在商务部的号召下,苏宁集团迅速开展了“爱心鸡蛋、精准扶贫”专项促销行动,利用其线上线下的平台优势,整合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蛋农卖出合理价格。
苏宁首先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包含中华特色馆、大聚惠、品牌部、苏宁超市、农村电商公司、公共事务中心等部门,从食品安全、现场办公、包装运输、活动策划、资源匹配、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同时,苏宁派考察组赶赴贵州咸宁县石门乡、水城县营盘乡、晴隆县三宝乡等三个贫困乡镇,考察、走访、座谈、现场办公了解鸡蛋滞销情况,探讨建立“电商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在这一扶贫项目中,苏宁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线下苏宁超市、苏宁易购直营店齐上阵,线上苏宁易购平台开辟“爱心鸡蛋”销售专区,解决固始、青阳、武平、睢宁、宿迁等13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近800户农户的“卖蛋难”问题。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苏宁易购线上累计售出近29万枚鸡蛋,累计销售53.9362万元,苏宁不仅卖出了好的量,还卖出了好的价格,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创新营销构建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苏宁还积极探讨众筹、预售等方式,构建电商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每年到了四五月时,红彤彤的车厘子就挂满了贫困县——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的车厘子树上。车厘子含铁量特别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常食车厘子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然而由于车厘子娇嫩,不易保存,无法像苹果等其他水果那样经受得起长途跋涉,以前非产地的消费者如果想吃到新鲜的车厘子非常困难。此外,由于汉源当地道路崎岖,果农每年在车厘子收获时节都苦于缺少便利运输,再加上当地市场容量有限,产品也无法快速的完成销售,这给果农造成了收益上的巨大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苏宁2015年主动帮助当地开展营销策划,并创新性地将当地车厘子产品在成熟期的前一个月提前上线苏宁众筹平台。
结果显示苏宁此次创新性的“特别定制”为果农提前带来了增收的保障:认筹活动在仅仅145分钟内就超过5万元;当天认筹规模超过11万元,相当于帮助果农卖出至少500棵树的车厘子。
事实上,在单个扶贫产品的销售上,上述这样一套完善的“调研考察——线上线下售卖——探讨长效机制”的“专业定制”流程,苏宁已经得心应手。可参考的案例还包括古丈悬崖蜂蜜、湘西十八洞村鸡蛋、砀山梨、剑河小香鸡等精准扶贫案例。
点面结合才能更好扶贫
不过,从上述扶贫销售完成后对长效机制的探讨可以看出,苏宁其实并不满足于扶贫销售个案的成功,销售个案的成功顶多只能组成点矩阵,而苏宁志在形成“点面”全覆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宁深喑此道。
苏宁制定了品牌塑造和人才培养的双向计划。一方面针对农村“地域广阔、分布较散、运量不大”的特点,苏宁依托自身特有的渠道优势挖掘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特色农副产品,协助贫困地区打造“特产基地”和“电商产品示范基地”,建立苏宁易购大聚惠与农产品众筹常年直采基地,帮助他们卖出好价钱,卖出品牌;另一方面,苏宁将针对性的开展定点电子商务培训,打造“双创与返乡青年等电商示范项目”,通过电商培训,令贫困地区人民能够跟上电商发展速度、实现创富增收。
而依托苏宁金融的大平台,苏宁还将惠农贷、供应链金融、农产品众筹、消费宝等产品渠道下沉,业务范围由信贷逐步扩大至以支付为核心、涵盖理财、众筹、保险等非信贷金融产品,最终实现惠普金融,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根据苏宁金融方面制定的政策,其将为贫困地区支柱产业企业及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对符合条件与要求的种养殖农户、合作社、创业青年等提供农村金贷款支持。预计5年内,苏宁农村金融在全国市场通过多种方式投放涉农贷款将达10亿元左右。
除此之外,苏宁还创新性地提出微型工厂概念。主要是将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的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分解,使之既保持原汁原味的农特产品、手工艺品属性,又符合商品流通的规范性,同时提高农民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对接广大的电商市场,缩短土地和市场的距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