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


作者:周洁    时间:2014-11-05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自201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山西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仅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规模快速扩张,而且在企业素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家也应该认真思考怎样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生产方式符合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勇于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度。但是,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人士冒着巨大的风险投资并且辛苦经营,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与公有制企业相比较,对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又缺乏刚性,要求其承担社会责任是一大难题。

发展的目的不只是收益最大化即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的内涵不单是经济增长,还有结构改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违背经济、社会、自然规律,盲目追求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的弊端而言。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非公有制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重视科技创新,尊重产业发展规划,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职工和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其劳动关系矛盾也凸显出来,如工资水平偏低,变相克扣严重;加班加点比较普遍,休息休假没有保证;劳动安全卫生隐患多,女职工特殊保护落实差;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落实差距大,职工不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劳动合同不规范,落实状况差,集体合同没签订或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会给劳动关系带来消极影响。这就要求非公有制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

二、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非公有制企业要围绕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努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进一步降低消耗、增加产出;大力推广新型环保技术成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之间的关系,从过度的利己主义向适度的利他主义转变。企业家及企业所必备的社会责任底线:纳税、诚信、盈利。如果企业家都逃避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企业家本身利益及声誉也会受损。要把自己放在社会的大舞台而不是放在企业的小舞台。要确立“利益和谐”的新观念,在充分尊重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社会的回馈:既提倡带头致富,也要提倡共同致富,促进利益的“共享”,追求“劳资和谐”。

3.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遵纪守法是企业经营的底线,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只有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权、生存权、发展权,才能避免劳动者的工作质量下降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要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监督权和分享权,尊重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工会组织一起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有关工作,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建设企业,共享发展成果。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制度民主化。我国学者早就提出:管理现代化=现代管理+民主管理。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企业赢利和社会责任。非公有制企业为了赢利的需要,必须从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设计民主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从企业提高执行力角度上设计民主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实施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设计民主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劳资双方的分歧,从而形成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氛围,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

三、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的措施

1.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家培训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调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衡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家以更加高远的目光看待自己,看待企业,看待社会,通过关注公益及慈善事业,担负起为社会公众谋利益、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通过关注社会生存环境,关注环境保护为政府、为社会分担责任。

2.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随着政府职能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由以“管”为主转向以服务监督为主,帮助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如实行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等,让职工知厂情、参厂政、促厂兴,沟通经营者与广大职工之间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使非公有制制度健康发展。

3.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前提。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遵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基准,为劳动者提供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与推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衔接配套的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要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向发展要权益,以效益保权益”的观念,积极为推动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利益互利双赢。(周洁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