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化:从不放弃社会责任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存理 姚友明    时间:2015-03-12





  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它是新中国化工“长子”。

  国企改制、市场沉浮、连年亏损……一度在生死线上挣扎徘徊。

  向市场要效益、从管理挖潜力、以科技谋未来……在一轮轮阵痛中涅槃重生。

  下岗职工安置、办“社会包袱”、巨额环保投入……从没忘记老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近日走近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这个连年亏损的老国企,企业职工顽强拼搏、挖潜增效,企业贴近市场、注重质量效益,逆势扭亏渐入“新常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风雨60年

  吉化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第一家化工企业。当年,这个厂第一桶染料走下生产线,第一袋硝铵打包出厂,第一炉电石生产成功,打破了我国化学工业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1965年,吉化的染料、化肥、电石年产能分别达7100吨、30万吨、8.5万吨,一个以煤化工为主的大型化工原料基地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先后开展“老三创”“新四创”活动,开始步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吉化的发展,倾注了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心血。60年来累计上缴利税800多亿元,科研成果700多项,培养输送各类人才6万多人。一代又一代吉化人在国家能源供应、军工保障、原料供给上贡献卓著,涌现出“矛盾乐”“麻袋毛”“背山”“登天”诸多脍炙人口的创业传奇,形成的“吉化精神”曾与大庆精神和鞍钢宪法一道,成为全国工业战线学习的榜样。

  截至2014年末,吉化已发展成为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85万吨、燃料乙醇60万吨,主体装置60余套,生产炼化产品115种,总资产300多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

  从来没有放弃

  文革十年,吉化遭到严重破坏,装置设备垮了,厂区杂草丛生;1998年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历史性、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自有资金匮乏连年亏损;2007年重组整合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60年风雨沧桑,经历了无数次艰苦创业、艰难险阻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企业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吉化人从来没有放弃。

  从2012年的69亿元,到2013年的53亿元,再到2014年的40.9亿元,吉化的亏损额连年缩减。

  在总经理孙树祯看来,近几年吉化的各项生产指标均属正常,多项指标甚至处在国内领先水平。企业在重重困难中,从来没有停止发展和改革的脚步。

  “我们改变不了政策、改变不了市场,只有改变我们自己。”孙树祯的话犹如一把利刃,铭刻在每一名吉化职工心头。

  2014年减亏12亿元当中,有10亿元来自吉化内部的挖潜增效。国IV柴油升级、航空煤油、丁苯橡胶……142个挖潜增效项目成功落地,从集团公司到二级工厂到生产车间,处处挖潜环环增效,源自基层的各种小型技改层出不穷。

  在吉化动力二厂,“度电必争、克煤必省”是全体职工的座右铭,挂在墙头,也印在职工心头。职工自发进行提高原煤掺烧比例、降损耗、调煤种等近300项技改,降低蒸汽成本45.82元/吨,同比创效1.22亿元。

  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原来挂钩程度10%,2014年提至70%。企业从上到下树立安全环保前提、质量效益导向意识,因而职工群策群力谋发展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通过对市场周期的预判、新项目的投产、内部潜力的深挖、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让吉化对未来几年的“翻身仗”充满信心,今年中石油总部下达的亏损指标已缩减至33亿元。

  从不推卸责任

  随着改革调整的推进,吉化原来的13万职工压缩至3万人,众多产业工人为了企业的发展离开他们热爱的生产线。

  吉化想方设法安置买断工龄、下岗的职工;环保标准越来越高,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石油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吉化从不缺乏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2000年左右,吉化3.4万职工被一次性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为避免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企业还要兜底解决一些遗留问题。“返聘一部分职工,寻找一部分公益岗位,给困难职工发放生活补贴。”公司副总经理赵纯说:“吉化出于维护稳定角度,每年支出八九亿元。”

  集体企业4万职工,无法享受国家相关政策,吉化对企业进行产业链“嵌入式”扶持,增强集体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保障企业运转、职工生活稳定。

  不断追加的环保投入,更体现了一个老国企的社会良知与责任。吉化60年累计环保投资30亿元,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执行一级国标。“十一五”以来,在生产经营规模大幅增长30%情况下,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0%。

  “不管怎么说,亏损总归是企业的耻辱,也绝不是国有企业自我原谅的印记,我们要靠自身的努力,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顶亏损的帽子摘掉!”孙树祯说,吉化正努力突破重重困境,挖潜增效,步入发展新常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