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在为期三天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发布了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核电第三年向社会公布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秀江出席了报告发布会,并介绍了中国核电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内容。
“核电是一种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对于解决雾霾污染、降低碳排放具有关键优势。2014年,国家发布的《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中国核电准确把握能源发展趋势,紧密跟随能源发展潮流,积极探索安全高效运营核电发展路径,将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经营实践中。”在报告的总经理致辞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桦概括了公司2014年践行责任的历程。
作为清洁能源生力军的核电企业之一,中国核电努力构建稳定、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供应体系,贡献经济社会发展,核电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年发电量为527.66亿千瓦时,可满足人口规模100万的大型城市约117天居民生活用电。
在报告中,中国核电积极回应了社会期望和利益相关方诉求的热点,围绕“安全、环境、经济、人文”的核心责任议题,以更加完整的框架内容、更加系统全面的履责绩效展现了中国核电对“魅力核电 美丽中国”的承诺和追求。
近100堆年安全无事故:保障十分安全
2014 年10 月,田湾核电举办了2014 年场内综合应急演习。演习开创了五个首次,即首次启用演习情景库、首次开展时长一天半的应急演练、首次实际调配集团核应急救援力量、首次全面验证福岛核事故后核应急相关改进项。
演习旨在提高企业对于核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的能力,这是中国核电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中国核电将安全视为核事业的生命线、企业的生存线、员工的幸福线、居民的敏感线。坚持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将其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用最先进的成熟技术,持续开展在役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改造,不断提升既有核电机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营造实现“零容忍”的安全文化氛围,全面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创造了近100堆年(1个堆年相当于核电站中的1个反应堆运行1年)安全无事故的运行业绩。
中国核电还将同行评估作为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内部学习、提升和改进自身不足的重要途径。2014 年,中国核电邀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实施核电公司总部的同行评估CPR(Corporate Peer Review), 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接受WANO电力公司同行评估的核电公司。中国核电“大修管理”和“公众宣传”被评估为“强项”,成为国内外行业标杆。
527.66亿千瓦时:增添一份绿色
作为我国大陆第一个建设核电站的企业,中国核电致力于推动核电清洁能源的发展,通过努力增加发电量,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做贡献。2014 年,中国核电清洁能源发电量527.66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煤电相比,相当于节约标煤消耗约1747万吨,清洁电力对应减排温室气体约5657万吨,相当于造林15.7万公顷。
在运营过程中,中国核电一直坚持绿色建设、绿色运营,采用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的生产运营方式,在核电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对放射性物质严格管理,保护厂区周围的生物多样性。据环境监测机构的长期跟踪监测,2014 年,公司各运行核电厂周边地区环境辐射水平仍保持在核电厂建成前环境本底水平,核电厂运行没有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全力贡献行业发展,打造一种共赢
2014年11月,中国核电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获准福清5、6号机组采用融合后的“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建设国内示范工程,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华龙一号”落地福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核电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为最终实现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以核电发展拉动设备国产化一直是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孜孜追求的目标。从秦山一期、二期开始,始终把促进设备国产化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报告会的致辞中,对中国核电对于行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
作为产业链中的引领企业,中国核电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管理经验,与产业链伙伴分享发展机会,同时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协同行业伙伴,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交流,共同培养行业人才,共推核电事业发展。
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动力的同时,中国核电还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多赢,推进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中国核电运行所在地浙江省海盐县倾力建设“中国核电城”。截至2014年底,核电城已聚集近70家核电关联企业,2014年关联企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记者王静)
来源: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