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基于利益相关方参与、利益相关方满意、利益相关方信任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高德康看来,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家素质的首要因素,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公民应尽的义务。民营企业实践社会责任,要从核心价值观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讲求质量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促进社会责任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
作为一家使命感、价值观驱动的优秀企业,波司登从核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出发,将社会责任视为现代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创新发展的机遇,不仅孜孜追求提升客户价值和服务,更关注利益的共享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立志做时代的企业、负责任的企业和有远大梦想的企业,在产业链、低碳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实践社会责任。
供应链说到底是“共赢链”,是未来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波司登始终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善待了多少人。只有创新资源在产业链流动时才能提升价值链,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所以,波司登不包办建设自有的垂直产业链,而是利用品牌影响力和规模经营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与产业上下游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价值链,并以诚信自律和公平正道带动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通过分享利益、共同发展,波司登6大直属工业园、500多家原辅料供应商和协作工厂,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万。
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气候问题,使低碳环保成为新的商业伦理。波司登把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纳入发展战略中,把生态责任意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流程中,从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生产包装、物流运输、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全过程的“绿色管理”,为社会提供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品。
波司登还积极倡导循环经济,探索产业绿色发展新方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13年以来,与江南大学合作设立苏州市羽绒服装回收工程技术中心,开展羽绒服装的回收、分解及再利用技术(用以制造清扫用品、工业用织布和汽车隔热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建立和健全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循环体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2014年6月14日,波司登在北京的12家门店参加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旧衣零抛弃——中国品牌服装企业旧衣回收活动”,探索在服装企业、消费者、慈善组织、研发机构、综合利用企业之间分工合作的闭环体系。这些回收来的旧衣物,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用于“西部温暖计划”等慈善项目,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达不到相关标准的,作为研究再生加工技术的原料。这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的一项创新举措。
波司登一直秉持“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就是其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质朴理念,积极响应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公司投资1.3亿元建成国家级生态村、中国十佳魅力新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康博村,捐赠5000万元发起成立由中国民政部直属管理的“德康博爱基金会”。多年来,波司登在光彩慈善、科教文卫、扶危救困和公益环保等领域捐款捐物累计接近7亿元,为促进形成互助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奖”。
波司登秉持责任创新、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将社会责任观融入组织运营,加强履责能力建设,提高责任管理水平,全面实践社会责任。公司参照ISO26000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中国纺织服装行业CSC9000T各项规定,积极营造公共责任、社会公益、道德行为三位一体的社会责任体系。2014年7月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中国工业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称号,代表了行业内先进的管理水平和履责水平。
日前,编制完成的《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从践行社会责任、创新驱动进步、承载绿色运营、推动劳动和谐、深化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阐述企业的履责行动和绩效,并提出以“满足消费者及内外部客户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打造优质高效的平台型企业,成为全球服装生态链上的新强者。
波司登从无到有、由弱及强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品牌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学习与创新的深度结合。波司登全面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关注产品质量效益和消费者权益,开发独有特色的创新型产品。同时,注重品牌培育与塑造,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品牌的海外扩张之路,从一个优秀的本土品牌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服装品牌,体现了优秀企业的使命感和企业家的远见。
高德康认为,未来的发展将是考验民营企业总体素质的时期,只有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双赢,才真正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这需要企业家的睿智远见,更需要知行合一、共同努力。波司登将进一步从战略着眼,从细节入手,更加主动地把环境、社会、经济等议题融入企业管理中,持续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打造长久健康和百年传承的卓越企业。(晓月)
来源: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