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公交风暴席卷了广州,全城数百块公交车牌同时发问:“你的手机里有没有一张全家福?”事实上,这是由雅居乐富春山居发起的全家福系列活动。据活动负责人介绍,该活动的举办,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大城市里忽视的亲情,并为重温幸福家庭提供一次最好的契机。
实际上,这只是雅居乐成立以来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个缩影。
2015年8月26日,雅居乐集团在香港发布半年业绩报告,其中公布了有关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据报告称,雅居乐一直秉承“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积极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回顾期内,雅居乐集团共逾有83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慈善捐款达人民币1300万元,一直支持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雅居乐中华文化传承工程”,连续6年首席赞助香港世界宣明会在香港及澳门主办的“饥饿三十”及“澳门饥饿”活动。
在当下告别“黄金十年”,开始步入“分化下半场”的中国房地产舞台上,房地产企业品牌间的赛跑比拼,愈加取决于市场的认可程度,忠诚其品牌的客户成为时下企业最稀缺的资源。而这种稀缺资源的获得,除了企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全面的服务外,更多地可以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来获取。
与“远见,心建,共建未来”的企业理念一脉相通,雅居乐以热心而低调的慈善力,踏实而持续的公益力,在教育、助学、赈灾扶贫、医疗及关怀员工等多个范畴持续投入,建树颇丰。据统计,雅居乐历年来捐款捐物已累计超过10.81亿元。而教育与助学,是雅居乐地产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除了“雅居乐青海奖教助学金基金”外,雅居乐地产已连续6年向来自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学生颁发“雅居乐地产奖助学金”。
选择品牌公益项目持续投入
需要以公益力量解决的社会难题,往往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简单问题。深明此理的雅居乐多年来积极参与并发起多项品牌公益活动,以坚持不懈的投入,为解决社会问题尽一家企业的最大能力。
2014年,不仅是雅居乐连续第八年开展“雅居乐地产生态环境保护日”活动,连续第五年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连续第四年开展“利是封重用大行动”……更是连续第五年继续以“首席赞助”的身份支持世界宣明会在港澳地区的“饥饿三十”系列活动。 饥饿三十,是世界宣明会为了帮助世界各地受到天灾人祸、疾病威胁的人免于痛苦的活动。过去数年,雅居乐地产一直支持世界宣明会所筹办的不同形式的饥馑活动,呼吁各界关注世界贫困、饥饿、灾祸与伤残问题,以履行世界公民的责任。
近两年,雅居乐携手世界宣明会,将这一深受各国人民欢迎的品牌公益项目引入中国内地,并将关注点集中于残疾儿童及残疾人家庭子女的康复与教育,希望通过爱心捐赠与身体力行,让更多的人向残疾儿童及其家庭伸出援手。
整合多方资源凝聚环保力量
除了选择品牌公益项目并坚定不移地进行持续投入以外,作为大型房地产企业,雅居乐本身具有联结各地社区的优势,而如果结合员工、客户等多方资源,更是可以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公益力量。
雅居乐亦深信环境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重要一环。所以从项目规划开始至落成出售,以至物业管理及酒店营运,都致力为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此外,雅居乐努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动环保教育,并鼓励员工实践低碳生活。
也正是为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雅居乐连续4年参加香港环保团体“绿领行动”发起的“利是封回收重用大行动”。春节后复工,集团就于旗下37个项目、8间酒店及所有办公室设立利是封收集点,当中包括新增7个项目及2间酒店,遍布逾40个省市及地区,以鼓励逾15000名员工、逾49万名住户、旅客及公众回收旧利是封。4年来,集团员工、业主共回收利是封逾17万个。
关注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
曾经,印尼的华文教育中断了32年之久。10年前,对于刚刚恢复华文教育的印尼华校来说,培养一批有较高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最为迫切。
10年间,凭借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努力以及包括雅居乐等国内企业的鼎力支持,印尼已经开设了20个教学点,遍布印尼各省,经过10年对本土教师的培养,使印尼的华文教师结构大为改观,从最初的80%都是60岁以上的老教师发展到目前80%以上都是4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华文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和华文学校的骨干教师基本都具有了大学以上的教学资格,印尼华文教育断层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汉语言函授本科专业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该项目在集团的持续支持下,迄今已在印尼、泰国、英国和德国开设了近30个海外函授点,为海外培养了七百多位专业人才,目前在读学员一千多位,受到海外华教界的广泛赞誉,在在校大学生中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华文教育是中国面向数千万海外侨胞,尤其是华裔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的民族语言学习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工作,被誉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希望工程”。助学金缓解了学员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能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海外华教事业中来。 (记者李洁琼广州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