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促创新、谋发展。2014年,中铁交通投资集团紧密围绕上述中心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认真抓好投资项目建设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服务国家,奉献社会,回报股东,造福员工,认真履行中央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 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按照国家“绿色通道”政策和节假日小车免征通行费政策的有关要求,中铁交通切实落实好各项免征工作。2014年度集团公司所属10条高速公路“绿通车”免征将达到3.22亿元,占通行费总收入的12%,节假日共免征通行费达1.34亿元,占通行费总收入的5%。全公司所属高速公路自开通以来,“绿通车”累计免征15.25 亿元,占通行费总收入124.4 亿元的12.26 %;节假日免征额累计达2.85亿元,占免征征费总额18.09 亿元的15.7 %。
同时,根据河南省政府每年制定的“三夏”跨区机收会战车辆、防洪抗汛车辆及军警车辆免收通行费政策要求,中铁交通所属平正公司免征车辆约5067辆,免征金额约31万元。
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 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
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一直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环保至上、职业健康”的理念,竭力为社会、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建造满意产品。
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环保监督机构,共设置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46人,群众安全员103人;完善相关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共制定了22项相关的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制度;狠抓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深入开展安全质量稽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重点监控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化解各类险情。目前公司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处于整体可控状态。
公司坚持抓好优质服务和产品质量。高速公路公司大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月”“温馨微笑”服务等活动,持续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全力做好公路日常养护,认真做好重大节假日期间的保畅通工作,竭诚为广大司乘创造安全、快捷、温馨、舒适的行车环境。投资项目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了质量责任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内实外美。公司投资建设的柳州、桂林、南宁、昆明项目先后获国家安全“AAA”标准工地1项,省级和中国中铁“安全标准工地”11项,柳州三桥一路项目、桂林西二环路、南宁龙岗子项目均以90分以上的高分一次通过地方质量监督机构的竣工验收,其中:双拥大桥在2013年荣获 “鲁班奖”的基础上,2014年再获得“詹天佑奖”。
公司积极投身于美丽中国的建设活动,公司所属广西区内6家单位积极参与广西区政府开展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大力开展清洁治理工作,确保所属责任区干净整洁,为活动的开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投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严格执行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遵守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有效防止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公司全年未发生一起污染农田、江河等的事故,彰显了中铁交通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还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前三季度公司综能耗(现价)为0.0078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3%;综合能耗(可比价)为0.0089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2%。
关爱职工 回报社会
公司坚持“人本为纲,发展至上”的理念,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培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给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遇与平台。公司工会积极开展关爱职工活动,全年投入47万元用于“三工”建设、职工书屋建设等,在全公司建设职工书屋30余个,藏书量达到4000余册,今年继续投入8万元建设“电子职工书屋”,建设职工健身场地20余个;投入资金60余万元,慰问职工1600余人次,为一线员工送去了关怀和慰问品。公司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为员工职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年组织各类培训48期,培训人员300余人次。今年提拔了10名青年干部到基层担任部门正副职,为青年尽快成长成才,打通和拓宽了上升通道。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确保企业劳动用工合法合规,公司完成今年劳务派遣人员转换386人,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
公司积极投身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鼓励员工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履行社会公民的义务,彰显央企本色,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全公司各项公益支出30万余元。6月1日,公司团工委、珠街收费站和监控站党团青年组成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以“情系困难家庭,心系儿童成长”为主题,带着公司的无尽爱心,深入高速公路附近的乡村开展了关心关爱贫困儿童慰问活动,给孩子们送去了作业本、铅笔、文具盒、书包等学习用品。勉励孩子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从点滴做起,努力学习,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将来学成后以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 (记者潘强)
来源: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