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是食品企业的必然担当


来源:中国食品报   时间:2016-01-26





  解读《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5》


  责任遍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这也是食品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之处。1月22日,以我国食品行业唯一的《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该标准由中国食品报社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及多家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完成为依据,中国食品报社和北京理工大学社会责任课题组,在首届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共同发布《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5》。该课题组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就报告的背景、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主要发现与特点以及今后努力方向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成公众关注焦点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乎公众健康。食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推动食品企业做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识。”李健在介绍报告背景时表示,有必要推动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社会食品安全,回应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在这个背景之下,将重点放在食品企业方面。这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希望为同行提供窗口和平台,共同推动食品企业更好承担社会责任。


  构建社会责任指标设计评价体系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要与国际接轨,必须了解国际上社会责任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运行规则、话语体系。而ISO26000成为难得的关于社会责任甚至组织发展方式的重要知识体系。


  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报告以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社会责任指南IS026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6000-2015《社会责任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对数百家优秀企业在2014-2015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筛选出100家企业,推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百强。


  李健希望该研究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食品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交流和展示的窗口和平台,推动中国食品企业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保障食品安全。


  从国家标准来讲,国家标准基本上沿用国际标准ISO26000,它分为7个主题:人权、消费者、公平运营、环境、社区参与、组织治理,员工责任。国际标准也是分为这七大主题。针对食品企业的特殊性,在去年9月20日召开的专家讨论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是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指标,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专家的意见,专门制定了食品安全与责任指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主要针对通用型一般企业,这个指标介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为此特别增加了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因而,这个标准由八个方面构成。


  挑选百家优秀企业 分析食企社会责任实践特点


  “从去年开始,团队筛选了数百家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的优秀企业,从这几百家企业中挑选出100强,通过分析100家企业发现,食品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特点。”李健团队分析后发现,社会责任治理是企业为其决策和活动的影响承担责任,并将社会责任融入整个企业组织及其各种组织关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研究发现,企业对“责任决策”“责任沟通”以及“责任治理”的关注度普遍较高,执行力度也较大。在供应链上倡导与推进社会责任则容易被企业忽视,大多数公司对建立社会责任激励机制,在组织内营造社会责任文化,鼓励员工参与社会责任活动重视不够。


  员工责任方面,企业对“就业与劳动关系”“工作条件和社会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工作场所中人的发展与培训”4个问题的关注度普遍较高,执行力度也较大。“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则容易被企业忽视,大多数公司依然将就业与劳动关系问题停留在女职工问题上,不够全面。茅台集团和双汇集团在这一问题上表述清晰,具体表现为公司反对在民族、肤色、性别、宗教、国籍等方面的歧视,确保妇女、残障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充分有效参与社会且能为社会所包容,实现待遇平等和机会平等。


  环境责任是企业近年难以回避的问题,包含“污染预防”“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企业普遍重视“防止污染”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两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均对不可避免的污染或废弃物排放采取积极治理措施,多数企业制定了节约能源、水资源的制度与措施,以实现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部分企业通过可持续采购,既减少了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又实现了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相比之下,食品企业在“环境事故应急机制”和“识别与监测污染”方面,关注度普遍较低,执行力度也较弱。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也有所贡献,体现为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只有少数公司提及“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在这两方面表现得较为出色。


  报告还对消费者责任、公平运行责任市场责任、社区责任、人权以及食品安全与质量责任进行了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责任,包含“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食品营养健康”“供应链责任的推动”5个具体问题。研究发现,所有企业都重视食品安全与质量责任,对“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关注度较高,执行力较强。“食品营养健康”则容易被大多数企业忽视,多数企业仍然集中在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食品安全的设施建设,除了一些特殊食品企业,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兼顾营养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对特殊人员(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的营养关爱。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报告还向食品企业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并提出建议。一是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企业在经营运作中应十分注重社会责任的实践,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社会上建立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二是提高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编制标准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社会责任报告的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不强,在外界看来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体系零乱、条理不清晰,这反映了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滞后。


  从易读性来看,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文字表述过多、不够生动、篇幅受限,导致了报告可读性较差,不能直观地展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一些重点。


  此外,社会责任报告可获得性较差,社会责任报告中对获取方式进行说明的企业较少,还有网站下载位置不明显或下载困难等问题。


  在外部链接上,美国的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用到链接方式的有65%,而我国不到10%,导致报告扩展阅读的便捷性受限,一些无法在报告中体现的信息不能通过外部链接找到相关内容,可读性降低。


  三是尽可能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责任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披露不够清晰、完整,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的界定不明确。


  社会责任信息充分、全面,反映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做到内容充实、全面,基本涵盖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所要体现履行责任的各个方面。


  四是全面责任。李健表示,许多企业在慈善方面下了大工夫,但是,包括中国企业及外资企业在内的公司,在慈善方面的投入并不能相应提高其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得分。更多的慈善行为并不一定是更好的履责。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资应该是使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受益,而非针对几个有限的方面。在没有合适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指导下,大量的投入并不能带来有效的回报。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与社会加强沟通


  发布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然而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发布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在证券市场上,2014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有68家公司挂牌交易,只有18家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占该行业全部企业的比重为26.4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37家公司挂牌交易,有15家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占该行业全部企业的比重为40.54%。


  李健强调,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中,只有少部分企业聘请第三方审验公司对报告内容进行审计。仅仅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是根本没有报告的公司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追赶。(本报记者王小萱 王薇 张冬梅 实习生郑滢/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