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钢用户和供应商代表、社区代表、员工代表、媒体代表等200多人,来到2016年宝钢集团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现场,共同见证宝钢对公众的承诺,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贡献。
申城连续多日的高温挡不住各方嘉宾与代表的热情。7月29日下午,宝钢用户和供应商代表、社区代表、员工代表、媒体代表等200多人,来到2016年宝钢集团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现场,共同见证宝钢对公众的承诺,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贡献。
会场外,以“宝钢蓝”为基调的主题展板是由矿泉水瓶拼成的一幅世界地图,“我们同享一片蓝天,同住一个地球;按需取水,并把空瓶归还原位;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从每个细节开始”等字样展示的正是宝钢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环境经营理念。一侧一字排开的六张海报,通过六位宝钢员工的故事,从不同的维度展示了宝钢社会责任报告的不同方面。另一侧的海报展示的是宝钢产城融合、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和环境经营-绿色发展的有关案例,是宝钢坚持与环境友好相处、与城市相融共生的绿色发展的实践。
构筑共享价值
在悠扬悦耳的暖场笛声中,发布会正式开启。“自2008年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宝钢已经构建了多角度、多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去年,宝钢从2138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获"金蜜蜂2015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袖型企业"奖,体现了宝钢领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与主持人的介绍相呼应,现场播放的一部短片《可持续发展之路——2015宝钢集团社会责任回顾》,分别从价值创造、诚信经营、环境经营,员工、社会、供应链等六个维度展示了宝钢过去一年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与成绩。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斌立足宝钢30年来的社会责任实践,从四个方面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宝钢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主张和行动——
宝钢的钢铁精品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加快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宝钢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打破进口垄断。宝钢的全面投产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高端钢材的供求矛盾,为我国钢铁下游产业用户的发展赢得了机会。30多年来,宝钢不断有独有和领先产品问世,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强汽车板、取向硅钢、U690核电用钢等高端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为西气东输、长江三峡等国家重点工程和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宝钢打造花园式工厂,探索与城市的共融共生之道。过去30多年,宝钢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打造花园式工厂。近年来,核心企业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在宝山基地投入数十亿元,实施“矿进棚、煤进仓”,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湛江钢铁用巨大投入打造“全球排放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钢铁基地。宝钢已经明确了绿色制造、产城融合、资源共享的发展方向,旨在通过树立与城市发展定位相一致的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发挥企业优势,成为城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宝钢是员工实现新发展、成就新事业的舞台,致力于成为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司典范。宝钢将员工视为第一资本,视为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在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宝钢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员工完成职业转型。近年来,宝钢在推进产业调整过程中,秉承“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促进员工转型转岗发展,坚持不把员工推向社会,通过发展产城结合、产网结合、产融结合等新型产业,大力吸纳传统钢铁产业工人,有序实现制造业人力资源向新型产业的流动和转型。
传递钢铁的温度,共筑友爱的宝钢。30多年来,宝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反哺社会。2008年以来,宝钢连续六次获得中国公益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宝钢积极投身援藏、援滇、援青事业,为改善当地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宝钢设立了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的“宝钢教育基金”,迄今已有百余所高校的2.1万多名师生受益。宝钢持续支持和资助南极科考事业,先后捐赠、建设了中国南极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宝钢还通过与第三方组织合作,在不同的领域探索公益的新道路。
郭斌指出,宝钢已踏上了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他坚信,宝钢将一如既往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钢铁脊梁、中国钢铁行业的引领者、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典范,这是宝钢对国家、对行业、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也是宝钢人的情怀,宝钢人的爱。
与城市相融共生
环境经营短片《宝钢,与城市相辉映》向人们展示了宝钢投产30年来,如何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如何打造一个真诚、友爱、创造力的宝钢,一个绿色、自然、诗意的宝钢。近年来,宝钢全面实施环境经营战略,“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三大任务不断有新的进步和突破,现代钢铁企业“绿色钢铁制造、能源高效转换、城市大宗废弃物消纳利用”三大功能日益凸显。不久前,宝钢征集相关案例,通过专家评审和微信投票,评出了10个“绿色发展-环境经营优秀案例”。
在发布会现场,上述优秀案例获奖代表走上领奖台接受颁奖。每一个获奖案例的背后都是宝钢建设都市型钢厂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宝钢人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在接下来的访谈环节,被评为优秀案例的“废弃油漆、涂料桶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获奖代表、宝钢股份能源环保部副部长魏炜介绍了项目的推进情况。为缓解社会废弃油漆、涂料桶处置难的困境,在上海市环保局支持下,去年,宝钢积极探索开展冶金炉窑协同处置废弃油漆、涂料桶试点工作。宝钢成立了特别攻关团队,创新理念,采用突破性技术,解决了废旧油桶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二次处理成本高的难题。通过转炉冶炼试点,实现了处置过程安全无害无污染、可循环再利用,现场生产稳定可控。该项目的试点成功,为废旧油桶的循环再利用找到了出路,解决了城市难题。目前,宝钢承担了上海市环保局关于规模化开展厂内和城市废铁桶试点处置工作,迄今,宝钢已经完成了6000吨社会废油桶和2000吨厂内废油桶的处置工作。“宝钢正在探索一条服务城市发展,与城市相融共生的新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理念创新,加强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比如资源对接共享,宝钢就一定能够为建设绿色的生态城市贡献积极的力量。”魏炜诚恳的话语道出了宝钢人主动让钢厂融入城市生态,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宝钢人是钢铁人,是环保人,也是公益人。短片《友爱的宝钢》展示了宝钢人在足迹所致,播撒的爱与责任。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德荣作主旨演讲。他简要回顾了宝钢30多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他指出,当前,宝钢正处在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必须先解放思想。惟有如此,才能找到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他认为,宝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去过剩产能攻坚战。面对日趋严酷的同质化竞争,宝钢同样面临去除低效产能、打好扭亏增盈攻坚战的重任。湛江钢铁的投产就是宝钢落实国家关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布局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宝钢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效盘活与整合集团优势富余产能,寻找机会实现钢铁产能走出去。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作为都市型钢铁企业,上海市对宝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宝钢要从一个以钢铁制造为主的企业,逐步向一个绿色、精品、智慧制造和平台化、生态圈的钢铁服务型企业转型,来降低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以比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我认为宝钢人应该为上海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这样的支撑。”这正是宝钢前几年提出的,“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转型实践。集团公司启动总部改革后,成立了钢铁业发展中心、服务业发展中心、金融业发展中心、不动产业发展中心。未来,宝钢仍将坚守钢铁主业,但在制造领域,不追求量,而是要向钢铁价值链延伸,深度挖掘产业链价值,发展钢铁服务业。
第二方面,坚持“一体两翼”转型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陈德荣介绍,如何利用宝钢原来在制造领域积累的资本、人才等优势,向新的产业配置,是宝钢推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他举例说,在二钢地块打造上海市“互联网+”产业园,在特钢地块创建“吴淞口创业园”,都是通过把土地和空间资源重新配置,实现制造业向现代生产服务业转型。今年,宝钢举办了产城融合培训班,未来还有产网结合、产融结合培训班,目的是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使原来制造领域的宝钢员工能够有一个新的职业发展空间。如此,服务业的员工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宝钢的整体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上海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第三方面,打造都市型钢厂,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城市贡献更多的正能量。身为都市型钢铁企业,宝钢首先要不招人嫌,要在固废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得更好。其次要招人喜,就是要为这个城市作出正贡献。宝钢股份已经开始废旧油桶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就是一个正面的案例,另外,宝钢也在积极与上海市环保局合作,探讨垃圾焚烧之后的废弃物进入高炉再处理的相关技术。上海人口众多,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处理,变成冶金物料,对宝钢、对上海都很有益。宝钢应该有这样的能力,让城市的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宝钢人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城市相融共生,在上海生存下去,而且要生存得更加美好。这是宝钢肩负的对上海的责任、对宝钢员工的责任。宝钢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不负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
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研究一处处长吴刚、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上海市民政局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促进处副处长马继东、上海市文明办活动指导处处长丁小硕、“金蜜蜂”上海办副总经理张沁莹,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朱义明、总经理助理王建跃,宝钢集团相关职能业务部门负责人、相关子公司负责人。除现场发布会外,身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宝钢员工还通过“宝之云”视频系统,实时收看了发布会的现场直播。
来源:钢之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