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至强音。2017年,我国将全面启动森林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3月2日,“诞生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创行”以下简称“三江源”项目三江源国家公园巡护车交车仪式在青海省广汽传祺西宁金易达店隆重举行,传祺GS8和传祺GS5Super将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巡护车为工作人员保驾护航。
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而言,“三江源”项目的起步和顺利推进,意味着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的全新起点;是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认识新高度,能有效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还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实践深度与推广力度。
“广汽传祺将举全公司之力参与到三江源项目当中,在人、财、物三个维度进行支持。未来五年,广汽传祺将致力于中国环保事业的当中,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贡献力量。”这是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在2016年“三江源”项目成立仪式上说的话,对应的是广汽传祺和他本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贡献力量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决心。
保护“中华水塔”
三江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之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亚洲至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至敏感的气候脆弱区之一,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之称。近年来,保护三江源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课题,国家领导人在青海省视察时指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环保”再次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议题。“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环保工作做出庄严承诺,再次奏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强音。“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要达成这一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并“出重拳、用重典、亮利剑”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力度。另一方面,对企业和每个人而言,要自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减少污染排放,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尽自己所能减少源污染同样不可或缺,只有同呼吸、同奋斗才能共命运。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象、首个提出计划在2020年建成的国家公园、首个有国际性NGO组织参与、首个有社会化力量参与的国家公园项目。广汽传祺作为中国首家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企业,极具示范意义。去年,广汽传祺已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WWF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承担三江源保护工作,首创社会化参与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先河。
今年4款新能源车
某种程度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程是中国现阶段挑战极大的环保项目。投身其中,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勇气。广汽传祺向来不缺乏勇气,从创立之初的“高起点”,到2016年杀入高端市场的三款中高级车,再到三次参加北美国际车展,都在印证这一点。而广汽传祺的勇气,之于中国环保事业,是一大幸事。
“广汽传祺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谋求汽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郁俊称,广汽传祺构建了绿色、节能、环保的生态工厂和造车体系,树立了生态环保的品牌价值标杆,并成为首个获得C-ECAP中国生态汽车评价金牌的中国品牌。
今年是广汽传祺的产品大年,先后有9款新车推向市场,其中包括四款新能源车,分别是GA3SPHEV、GS4PHEV、GE3和GA6PHEV,其中,GE3是基于全新平台的纯电动车,展示广汽传祺在到电机、电动和电池等领域的最新成就。这不仅是广汽传祺“2020年100万辆”承载重任的基础,更是广汽传祺试图以产品为先导,“三江源”项目为展开,以“促进绿色发展”为要求的新跃升。
新年伊始,随着“三江源”项目交车仪式的顺利进行,广汽传祺“2017年50万辆,2020年100万辆”的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夯实传祺“品牌向上”
在七年的蛰伏和最近三年的崛起和图强之路上,广汽传祺最容易让人记住的是销量的倍增、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和数款新产品热销带来的“品牌向上”放大效果。然而,“三江源”项目也是这家矢志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汽车品牌在2016年和2017年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之一。借助于“三江源”项目,广汽传祺成为中国企业回馈社会的最新样本。
中国本土品牌的15年发展道路上,广汽传祺虽然作为一个后来者,但矢志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汽车品牌,从广州起步,到布局全国,再到辐射全球,从整车制造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一段中国汽车史上至为瞩目的奋斗历程,任何人不容忽视。
从2014年开始加速奔跑的销量,让广汽传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熟悉,并通过科技创新和对品质的坚守实现了品牌价值的跃升。从GS4到GS8这些带来颠覆和改变的产品被接受和认可,加上参与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当中,广汽传祺作为中国车市至为瞩目的品牌,正在被刮目相看。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