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6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宣布,腾讯网络捐款平台网友爱心捐款总额突破1亿元。同时,腾讯公益提出“全平台公益”的新构想,主动拥抱网民公益时代的到来。
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首席行政官,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执行理事长陈一丹表示:“腾讯公益个人网捐过亿,是一个里程碑,不仅标志着网络公益进入亿时代,更表明网民公益时代已经到来。”他同时进一步了阐释了腾讯“全平台公益”的构想:在网民公益时代,腾讯公益的使命有了新含义,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更要考虑如何将腾讯在互联网和公益领域累积多年的资源、经验和能力开放出去,帮助更多组织和个人更好地做公益。接下来,腾讯公益将开放全产品,团结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组织,携手全社会,共同打造面向网民公益时代的“全平台公益”。
人人可参与的公益
据了解,腾讯网络捐款平台上的1亿爱心善款,来自300多万网友超过1000万次的捐赠。这体现了腾讯公益的理念:捐款金额固然重要,当前更重要的,还是培养网民的公益习惯,只有把全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中国公益的潜力。
以最核心的“腾讯月捐计划”为例,“每月十元,透明公益”的理念使公益的门槛降至最低,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在腾讯月捐平台上,“网添绿色”是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动员网友每月捐助10元,帮助西部贫困地区通过绿色生态的经济项目实现劳动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已有12万腾讯网友捐款485万元,帮助甘肃第三铺乡和广西金秀乡种植了75.4万株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和9万株石崖茶生态经济树,直接援助了1975户贫困家庭。
弥足珍贵的是,这个项目培养了12万名网友的捐赠习惯。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公益事业未来星火燎原的最宝贵财富。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郭凯天表示:“超过1000万人次在我们的平台上捐款,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热爱公益,中国公益事业有巨大的潜力,互联网降低了捐赠门槛和信息成本,将把这个潜力开发出来。当然网民公益不会一蹴而就,培养网民的捐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公益也要持续创新
腾讯公益致力于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公益事业的深度融合,其中创新的思维至关重要。
为了吸引更多网友参与,腾讯在产品上作了许多创新。譬如,网友只要通过腾讯网络捐款平台进行过一次捐赠,就会点亮永久的“爱心图标”;参与“腾讯月捐”,并连续捐赠三个月的网友可以拥有公益月捐徽章;“爱心果”礼品则可以用于好友之间相互捐赠。这些虚拟世界的识别系统,与用户的QQ号码绑定在一起,凸显了他们在虚拟世界的身份特征,因此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喜爱,激发了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
一位网友给腾讯公益写来邮件说,开始的确是因为想得到奖品才开通了月捐,但是在收到各类月捐反馈信息后,真正意识到月捐意味着什么,之后便决定继续参加月捐。这几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形成了以“腾讯月捐”为核心,以“腾讯乐捐”、“腾讯微爱”等系列产品为辅助的公益平台,并且将腾讯各产品都与公益联系起来。“腾讯所有产品都对公益开放,鼓励创新。企业一定不能着眼于单纯的捐款金额,而是要把自己的产品和核心能力当作最有价值的资源贡献出来。”郭凯天说。
开放公益能力
中国人的公益潜力能否发挥出来,不仅取决于每一个个体,也取决于每一个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当今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渐成共识,但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还有许多潜力有待挖掘。
“网民公益不是腾讯一家公司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业。我们愿意把能力、资源和经验开放出来,帮助其他想做社会责任的企业和机构,他们可以加入我们的网络捐款平台,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捐款平台,让全社会的力量都能够用到公益上来。”郭凯天说。
腾讯公益发起的“腾讯微爱”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民间组织和高校社团可以在腾讯微博和QQ空间等发布各种公益项目,网友每转发一次,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就捐赠0.6元,转发越多,捐款越多,直到完成项目设定的筹款金额。目前“腾讯微爱”已经支持了100多个公益项目,通过网友自主选择的微爱转发,捐赠额超过400万元来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
“腾讯微爱不仅帮助民间组织筹得了善款,培养了网友举手之劳做公益的习惯,还让很多传统公益机构和公益组织学会了使用微博和社交网站这样的新媒体,这两点对于中国公益事业的未来至关重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表示。
现在,除了先行一步的腾讯,阿里巴巴的“淘宝公益”、天涯的“公益社区”、新浪的“微公益”、51Go、麦田计划、感恩网、微益网、善淘网、爱心365、益宝公益圈等多种与互联网相关的公益项目都在进行中。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会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资源和能力,构建起各种不同的公益平台。这些公益平台相互叠加、互联互通,成为真正的全平台公益,共同将全社会的爱心汇聚成川流不息的爱心长河。
来源: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