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企业在营销、经营和管理等能力方面普遍薄弱。虽然战略方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中小企业在生存阶段往往并没有多少选择权,只有在扩张和转型阶段才可能有更高的需求和可选性。因此,中小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活下来,而有效地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经营运筹与实施能力,才是释放中小企业发展加速度的关键。
管理理念决定企业发展的基础
比产品、人才、经验、实力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眼界和心界,即经营管理理念和自我发展的驱动力。求发展,不仅仅看企业投入的力度和迫切追求的心情,更要遵循营销和经营规律,掌握方式方法,能够融合现代的管理理念,并专业化地加以实施和体现。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这样更简单和高效。只是中国的家族企业比例居高,老板们很多放心不下,连某位3次荣登内地首富榜的大佬,面对庞大的商业帝国,许多细微的小事都事必躬亲,没有其签字没有人知道这些事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因此也就不会真正用心去做。有能力的人更不会甘于在这样责权利不清晰的体系里混日子。
专业化的调整和提升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触碰和触动,如果企业营销和经营想得到跃进式发展,企业家们就需要认真地思索,是否愿意接受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愿意给予职业经理人最坚定的信任和支持,愿意学习掌握营销和经营规律,愿意付出和等待,愿意尝试创新和突破,愿意共同面对风雨和波折,愿意培育和分享。
健康的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完善而健全的管理体系是老板放权后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没有识别经验和健全的管理机制的约束,不适合的用人往往给企业造成更深重的灾难。只有提升人员素质,优化管理流程,畅通管理路径,和谐管理氛围,明确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才可能最终产生营销的加速度,将企业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管理不是形式化,一些企业学习了如何做报表,如何开会议,学来了KPI和绩效管理,安装了办公软件,但令人遗憾地并没领悟管理的实质,各种人浮于事、失误和损失依旧不断惊心上演。过程豪华,实质空泛,结果颗粒无收和欠收成为司空见惯的常态。一些企业依旧不把质量、信誉和承诺当回事。
管理不是赛行头,更不是表格秀和会议秀,凡客的急速瘦身和诺基亚的英雄迟暮足以让每个企业感到自危。不断上涨的营销和运营成本、不断加剧的研发投入、日益严苛的政策环境都需要企业从专业化管理中提高效率和质量,控制成本,提高业绩和产出,撇除管理上的似是而非和无序、低效甚至各种不真实。清晰而流畅的管理体系是确保高效运作的命脉和基石。
专业团队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并非普遍缺乏好产品,但普遍缺乏经验和人才,缺乏规划和实施能力。核心团队的打造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才选择和使用同样需要专业化。很多企业往往陷于能否找到能人,敢不敢相信能人、使用能人的困惑中。很多老板更愿意自己上阵,把职业经理人当作花瓶、绿叶和跟班。
很多企业发展初期比较混乱,缺乏能将药物送入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的实力。如何实现从零到几千万元回款的飞速增长?临床产品如何跟标和开发医院?江湖人士和咨询公司并不能解决企业营销运作中这些实际问题———前者不具备实战经验,后者不具备资源和网络。
多数中小企业都有一个或多个有特色的产品,但常常抱着“金娃娃”一筹莫展,不少最初的首仿产品在市场上默默无闻,成为出局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后来者风生水起。企业提升营销能力首先需要有载体,打造自己的销售队伍,或与专业化的销售推广公司合作。
专业化地梳理产品,专业化地完善基础,专业化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政策,专业化地组建队伍(或者借助外部合作的专业化队伍),专业化地导入市场,是提高营销和经营的准星,能加速营销和经营的实现。
做好营销的几个关键点
要做好营销就必须明确规则和分工,按销售规律来做事,找对合适的人。
按现代管理分工和职责选人、用人,将市场管理权交给对应的营销管理人员或合作伙伴,不越位管理、事必躬亲,不打乱正常的市场安排和管理程序十分重要。老板凡事一把抓的后果是导致销售老总无须具备经验和能力,无须承担责任,客户和销售人员无须遵守管理要求,从上到下无须对指标和业绩负责。
按销售规律来做事,既能减少失误和遗漏,又能减少与市场的摩擦,省时省力。一些中小企业缺乏直接的销售经验和销售资源,把销售理解为简单的打款发货,忽略了更重要的市场规划和布局以及整体实施与把控;不了解销售的全过程和市场培育的全过程,不具备销售条件时简单追求短期销量,忽略了更重要的医保、控标等准入环节办理;不具备启动条件,强行发货造成客户质量没有保证,产品效期白白损失,市场秩序混乱,最终还得企业买单。一些企业具备启动条件后仍沿用粗放原始管理方式,对销量没有追求,对市场没有支持和推动,对客户质量没有分辨能力,也同样会造成巨大销量损失。
做好销售不仅仅需要勤奋,更需要经验和资源以及学会怎样用人。销售队伍网络和经验的匹配度决定了产品的命运和结果。只有专业化地选人、用人,或与专业化的团队来合作,才能真正改变产品的命运。(林玲)
来源: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