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新营销时代的来临,传统的以产品功能为诉求的营销手段已毫无价值。互联网“轻、快、准”的内容渗透和虚拟社区空间内的信息分享,已经让消费者对喋喋不休的“科普讲座”和“高大上”的明星代言失去了审美耐心。
有人说,现在的营销全过程就像调情,玫瑰、烛光、情话、香水、大床一个都不能少,好的体验让人愉悦有快感,食髓知味从而欲罢不能。深谙其道的品牌在与消费者沟通、互动过程中,无一不是调情的高手。苹果、小米、特斯拉、华帝……这些把消费者体验作为营销核心的品牌受到宠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体验至上
“用户体验至上”无疑是当下这个时代的营销主旋律,谁先洞察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为消费者营造出良好的体验,谁就能演变成互联网时代的“大众情人”。
以华帝推出的聚能灶为例,2009年上市后,凭借对传统灶具革命性的创新,结合潮流的外观设计、“内涵”的燃烧方式,聚能灶演绎了这个长期在同质化泥潭中挣扎的行业的“爆款”神话,仅2013年,聚能灶出货量就达到54.89万台,大有全面取代传统灶具的势头。
聚能灶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与其“节能37%”的传播主调息息相关。最近,华帝聚能灶最新广告片登陆央视,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的传播主调和表现风格已经完全改头换面,一夜之间,聚能灶的营销卖点变成了“爱爆炒”?
从“节能哥”到“爆炒帝”
从传播的调性来看,“节能37%”是以产品功能为支点,而“爱爆炒”是以消费者入厨体验和感受为支点。从“节能哥”到“爆炒帝”,华帝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从某行业媒体近期发布的一份《中国口味调查报告》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这份报告分析了爆炒在中国美食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并绘制了“中国爆炒饮食地图”及“常用烹饪方法占比图”(见下图),通过对全国各地区饮食文化观察发现,在中国所有的烹饪方式中,爆炒的运用最为广泛,也最受人喜爱。
业内人士和媒体分析,“爆炒”是消费者的直观体验需求,这是根据消费者市场分析而得出的结果,所以华帝提出的“爆炒”概念直接把产品的诉求点对准了顾客的体验,基于消费者功能需求层次之上,华帝在试图为消费者建立一种入厨体验,谋求情感共鸣。
在最草根、最传统的行业内,如何创造出最贴近80后、90后这些主流消费人群的表达方式,聚能灶不是华帝的个案。2006年,华帝面向市场推出了带有自动清洗功能的吸油烟机,当时基于其差性化的功能取名叫“自动洗”,以区别于市场上的“免拆洗”、“易拆洗”等概念。
而在2013年华帝推出第二代具有加热功能的“自动洗”产品时,“热炫”已经成为了这一产品族群新的名词。“热炫”不仅仅基于功能性的表达,更为消费者彰显时尚、前卫的个性与风格提供了接口,其功能不仅实用,用户在DIY清洗时,其过程同样值得玩味。
谁才是真正的“爆炒帝”
在中国餐饮文化中,爆炒的概念更加强调了消费者对入厨的体验。在聚能灶问世以前,真正意义的爆炒方式多数是在有专业烹饪环境的餐馆完成的,专业的大功率燃气灶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传统的大气式灶具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猛火爆炒”的需求。而聚能灶加热方式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华帝“爱爆炒”的主题概念推向市场后,在行业内已经引发了一种风潮和现象的讨论,一夜之间,厨电行业似乎又对“爆炒”集体上瘾,以极大的热情爆炒起“爆炒”的主题。
同样以“爆炒”为产品主题的X品牌,爆炒概念仅仅只是纯粹的广告诉求。与华帝聚能灶所提出的爆炒概念并不相同,所以这就会产生一个误区:广告语就是品牌诉求。然而这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营销应该发力在“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广告中的功能指向。
另外,还有部分品牌也提出“高频火力”、“全能焰”、“3D速火”等类“爆炒”概念。但这些都只是特色单品的广告诉求,实际仍然还是停留在传统品牌营销的模式上。
同产业的不同表达
近几年来,随着厨电行业的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对规模化的需求令厨电行业似乎陷入了一种“集体躁郁症”的状态。这边宣称“中国高端油烟机连续10年销量领先”,另一方则不甘示弱的表示我们是“35年专注高端,16年销量领先”;这边说我的吸油烟机“大风力”,那边我说我吸油烟机要做到“前所未见的吸油烟效果”……
这让人想起了最近的“农夫”与“恒大”之争,除了针尖对麦芒的措辞和品牌之间的火药味,消费者什么也没体验到。
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不是“你”是什么,而是“我”是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
“市场对厨卫产品的理解一直存在误区——厨房产品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不具有“高大上”的元素,这也是为什么行业品牌一味热衷比拼“功能性”的原因。”华帝股份副总裁何伟坚这样分析。“事实上,在设计属性的强化和科技的催化下,消费者对厨房的认识,厨房产品的体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爱爆炒’实际上透露的是企业转型的信号——华帝不是卖产品,而是在‘卖’一种生活方式,强化更丰富的入厨体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