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思路在园区、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在探讨,如何用新思维改变传统思路、创新运营理念、适应客户需求?这便要把新思维与客户行为习惯、客户体验偏好紧密相连。营销云的思路,或许能帮助园区、企业的营销人员破解招商、销售方面的难题。
深度客户洞察力
营销云的作用就是将传统营销中的各类客户数据传入营销云,由云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IBM认知商务事业部市场解决方案副总裁ChristopherWong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为了在营销活动中获取成功,营销人员必须利用新技术与每位客户沟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营销云通过全新视角审视、追踪、分析客户行为,获得传统营销方式不可想象的‘深度客户洞察力’,使营销单位实现更加高效、个性的数字营销。营销云通过整合企业各部门的数据,实现营销速度最大化,而这正是营销成功的关键。”
营销云具体来说,是园区、企业抓取用户在个人电脑中的访问足迹、习惯、需求……将这些数据上传至营销云平台,通过计算,分析出用户何时打开电子邮箱和即时通讯软件、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和功能、热衷于产品的哪些细节和体验……随后在用户打开信息软件前一刻,推送他热爱且急需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如果园区、企业的营销部门,没有统一各岗位所掌握的市场、客户数据,那这一精准的营销效果是难以实现的。
社交平台发挥营销云活力
社交软件是企业负责人、园区营销员都在使用的工具。营销云专家PatriciaCheong表示:“移动社交正迫使营销人员彻底改造与客户的交互方式。”因此营销云要想发挥活力,必将与移动社交软件开发商合作。企业在寻找落户园区时,即时通讯软件是他们与园区营销人员咨询、沟通的桥梁,是用户行为数据交换的源泉。
他们通常会在几个园区中,寻找最适合企业生长的栖息之地。有的人喜欢看朋友圈里的照片,有的人不愿意收到微博广告,有的人在邮箱停留的时间更长……营销云与移动社交平台合作,抓取用户的行为数据,选择该客户最好的时间,最爱的推送方式,将更详尽地反映客户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引申出,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和思考。数据立法迫在眉睫。
营销云有别大数据
营销云运用大数据,但又区别于它。大数据产业中,数据公司收集、整理、分析各类数据,随后将其“交换”给有需求的园区、企业。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国栋与《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了大数据的作用:“需要转型的园区、企业获得的数据,会指导战略转型升级。同时大数据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绘制蓝图、整体规划、产业聚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大数据的用武之地”。不过,业内人士观察指出:“很少有公司将大数据运用到业务创新思维。”而营销云则是整合企业数据,通过云计算,协调营销策略,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
ChristopherWong基于对大数据产业的观察,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大数据对众多人和事物来说,引发了巨大转变,很多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这些数据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系统。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运用这些数据?首先最常见的是,验证客户的行为,收集各种不同资源的信息。那么问题又来了,公司如何根据这些数据、客户行为,采取必要的行动呢?营销云就是驱动这些数据的引擎,它通常以用户行为数据为主,整合企业数据资源,快速分析,及时采取行动。”
精准营销依靠云计算
从客户消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的精髓并不止体现在数据采集的广度,更体现在单方面数据的深度,这就是现在通过“精准营销”处理过的广告,依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家、普通消费者需求的原因。从客户需求的“5W+1H”模式来看,营销人员了解了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情况(What),也知道客户消费的时间(When),但并不了解谁才是真正的需求方(Who),是企业还是中介、是消费者还是朋友;也不知道客户最热衷的地点(Where),是靠近市中心还是集中产业链,是国内还是国外;还不了解客户的行为和动机(Why),为什么拒绝科技园而偏爱艺术园,为什么要环境而不要技术?更不了解客户考察的习惯(How),是线上还是线下,是酒店还是咖啡馆。营销人员只有通过与客户沟通,才能尽可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但是如果在此之前,用已掌握的数据对客户精准营销,从而吸引客户主动上门,岂不是更加亲切友好的方式吗?
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包括电子商务领域在内的园区、企业各类营销的发展趋势,如今在微信中,我们已经在接收基于用户使用习惯数据,而推送的朋友圈广告。淘宝、京东等电商客户端首页显示的商品,也不再是过眼云烟,而相对于这些吸引用户驻足的信息,“刷屏”日益成为我们摒弃的方式。园区营销或可借鉴这种“云思路”,破解国内园区招商难题。微软、IBM等营销云提供商正在飞速拥抱中国企业,中国大数据、云计算的极速发展,定会使中国园区的云营销成为可能。(本报记者刘季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