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江苏团展示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这肥皂做得可真精致”,一名观众边观赏着手中的肥皂边感叹着。一块小肥皂能做出什么花样?上前一番询问得知,原来这是由瀚港(江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瀚港文化)研发设计的名为“皂访南京”的系列温泉手工皂,也是获得2014年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金奖作品。
一块肥皂的故事
瀚港文化创始人祝峻笑着说,“皂访南京”系列手工皂的诞生多少带着点赌气的性质,“当时去台湾考察调研旅游商品,正看着当地的手工皂,突然听见周围观众感叹为什么南京就没有这么好看的手工皂,回来后便立即琢磨做手工皂的事。”在祝峻看来,好看的南京手工皂,若仅是流于表面的景区与手工皂的艺术形象叠加,是无法打动消费者的,更别说保留与南京有关的记忆,传播南京地域文化了,“关键在于手工皂承载的连续故事”。
肥皂能说连续故事吗?能!着眼于南京地域文化,祝峻的设计团队整理出了郑和下西洋、汤山浦口温泉、梅花、六朝古都、科举等十大文化元素,以这十大文化元素为设计背景设计出十款手工皂并取上好听又顺口的名字:刻着宝船代表郑和文化的“一帆风顺”,印着一池汤泉的“两泉齐美”,以南京市花梅花为造型的“梅花三弄”,讲述南京“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四方祥瑞”……一直到描绘金陵秦淮文化故事的“十里秦淮”。更有意思的是,除了一目了然的艺术形象和从一到十朗朗上口的名字,每块手工皂都配有专属包装且附送原创南京手绘地图,而手绘地图的反面则是“皂访南京”全套手工皂背后的文化故事,“手工皂是泡沫洗洗就没了,可制作精美的手绘地图却能保留下来,背后的南京故事也将长久存在。”祝峻说。
跳出设计师情怀
“皂访南京”一经推出便成了热门商品,找祝峻定做手工皂的人也越来越多。而除了手工皂系列,祝峻又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小商品:为六朝博物馆设计的身着古装露着可爱笑容的“陶陶乐”女陶俑U盘及六朝名称代替纯色块设计的六朝魔方;为牛首山定制的胖乎乎的“知错能改”小和尚造型橡皮擦、“大瓷大杯”创意瓷杯;印有手绘南京17座城门及城墙和以南京俗语为名的“长的一米”南京城墙纸胶带……用祝峻的话来说,这些商品的共同点是“低调实用有内涵”,而这也是他对旅游商品设计的坚持。
“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只有接地气才有生命力”,祝峻坦言,如今很多设计师特别是年轻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只想如何体现所谓的设计师情怀,缺乏市场眼光,而旅游商品如果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便没有存在的意义。祝峻告诉笔者,从他们在景区开设的旅游商品门店产品销售情况来看,100元以上的商品已经属于卖不动的范畴,可见多数游客对旅游商品的购买力还停留在中低水平,最好卖的就是那些能在生活中用到的小东西。“一些人可能认为设计这样的商品不够精品、不够高大上,不能体现设计师情怀,但有意思的是,游客花大几十元买的‘皂访南京’手工皂单个价格是普通肥皂价格的5倍以上,以20多元的价格购买的‘长的一米’纸胶带,却是普通胶带价格的10倍,你能说这是低端消费吗?”祝峻又以“石景斑斓”雨花石衍生冰箱贴为例,游客花上几十元购买的假雨花石冰箱贴与市场上所谓“5元一把”的真雨花石相比可贵多了,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热销冠军”。
“不是不做精品,而是要做大众喜爱的商品。”祝峻表示,只有跳出所谓的设计师情怀,设计出经得住市场考验的干货,才能让旅游商品越走越远,而透过设计师的设计,将深奥的历史文化通俗易懂地通过大众常用的商品传递出去,才是设计师情怀的价值所在。
传承播撒正能量
在瀚港文化推出的众多旅游商品中,一组名为“南京老地名”的系列创意剪纸扇吸引了笔者的目光——红色剪纸作品与异形工艺扇面的有机结合,既传统又不失现代气息。“越来越多人重视对非遗的传承,但动辄上千的剪纸作品并非普通大众买得起,消费不起的非遗产品谈何传承?于是我们希望通过与旅游商品的结合,让非遗可以活态传承。”祝峻告诉笔者,对此瀚港文化有过一些尝试,将地域文化元素与面塑、骨雕、漆器等传统工艺相结合,推出旅游商品,既推广了地方文化特色,又将传统工艺传播出去,并为传统手工艺人带来了收入。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南京老地名”的系列创意剪纸扇不仅是瀚港文化对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探索,更是为助残事业做出了贡献——其中的总统府扇面的原作品来自于一名残疾人剪纸大师。除了创意剪纸扇,瀚港文化推出的品味江苏创意爱心茶点系列及烛之光·城之美爱心蜡烛杯系列产品均有残障人士参与制作。
此外,自去年起瀚港文化开始打造助残公益实体店,与南京市残联共同打造的“汇爱坊”相继入驻总统府、中山陵景区,店内出售残疾人手工艺品、雇用残疾员工,店内营收除维持基本运营外,全部用于支持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康复托养机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研发残疾人自主产品等。祝峻表示,“希望通过让残疾人参与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过程,帮助残疾人寻找自我价值,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也希望通过‘汇爱坊’摸索出行之有效、易于传播复制的助残模式,从而帮助更多残疾人士。”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