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在台湾买到2折或者3折以下的商品,大概是多久以前?是在一场百货公司的跳楼大甩卖里,还是店家即将关门前的出清活动?
在台北,各大百货公司的周年庆,若是能够打到7.5折、5.9折,或者是福袋、摸彩、组合包、“买5000送500”之类的活动,就足以激起不少人宁可翘班,也要到百货公司门口排队抢购,就怕错过了这个难得折扣的机会,要再等半年到一年。然而,自两年前我开始常跑北京后,偶然发现,在北京的百货公司里,经常出现5折,甚至是3折以下的折扣。而更令人感到诧异的,就是即便这些店家已经打了这么低的折扣,也没有看到像台湾百货公司周年庆大排场龙、吸引各路消费大军跑来抢购的情况。
第二个令我意外的现象,是反映在大陆图书的价格上。若是在台北的书店,即便加上各类会员、优惠、绩点之后,新书的价格打到定价的7折以下,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有大赚一笔的心情了。但在北京,如果你有足够的消息来源的话,买到打4、5折的新书,可说是一点也不稀奇。
一开始,我对两岸这个巨大的差异感到不可思议。几经推敲之后发现,大陆的不少商家似乎习惯以“订出一个不合理的高价、再打极低折扣”的方式进行销售。我请教一些大陆朋友之后发现:在北京和一些主要城市,这种2、3折的商品折扣可以说是年年出现。只要有心,绝对可以用划算的价格,买回商品。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新到的外地人,习惯了台湾标准定价、少有低价折扣的消费者,发现不少店家原来“另有折扣价格”时,总是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给人一种很不好的观感。
最近几年来,大陆一线城市的物价快速上涨,但不少中下层民众的收入并没有赶上物价。而为了应对城市高物价的时代,大陆商家纷纷想出种种的折扣和优惠。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吸引到消费能力比较低的年轻族群、学生族群,二方面,也可以藉由赚到一些不懂“门路”的外地散客,或者是不在意此类价格差异的上层人士。而且,这个现象在大陆的主要城市都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一两家店家独特的“营销创意”。
每当我发现超低折扣时,总会感到特别兴奋,心想“又赚到”了,但不免替其它不晓得此讯息的人感到担忧。乍看之下店家与消费者是各取所需,然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信任感,却无法建立。长期来看也有碍消费行为的正常化,且在交易过程中,要不断地搜寻讯息,反而提高消费的“交易成本”,实在是不足取。
来源:每日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