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刚刚过去,回望这一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诸多关键词。“限购”、“库存”、“新能源”、“钓鱼岛”……2012年的车市可以说由之前的“狂奔”逐渐回归到如今的“理性”,整体市场放缓已成为主旋律。在如此微妙的环境下,不论是合资、自主还是进口品牌,都纷纷调整市场策略,以寻找新的突破口。
一汽-大众凭借在营销活动、网络优化、服务提升等方面不断推陈,五度问鼎国内车企销量冠军,上演了一场逆势而上的大戏。特别是3月上市的全新速腾,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2万辆,市场份额高达30%,奠定了其A+级市场领导车型的地位。
优化网络布局 提升服务水平
渠道建设是车企发展和销量增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汽-大众不断加快在经销商网络建设方面的发展速度,以打造行业领先的终端销售渠道。
“近几年一汽-大众的网络发展速度保持在15%左右,特别是今年一汽-大众持续增长的销量与我们的网络布局密切相关。从总体网络布局来看,一汽-大众2012年一级网络新开业100家,二级网络新开业20家,一级网络总数量达560家,一级网络地级市覆盖率达到80%;2015年要实现一级网络800家,二级网络300家,90%的一级网络地级市覆盖率,”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咏此前表示。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还优化投资人结构,并合理覆盖重点市场和新兴市场,全力推进旗舰店、销售服务店、城市展厅、特许服务店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形式,制定差异化的网络标准;二级网络也纳入一汽-大众营销体系管理,得到进一步梳理和规范,销售网络覆盖更加广泛、布局更加合理。除了加快网络建设,2012年一汽-大众全面推进现有服务网络的升级改造、推广透明车间,提升单店工位总数和服务面积。服务环境与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有力促进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体验营销出击 强化区域战场
熟悉一汽-大众的人都知道,近年来一汽-大众之所以持续保持稳定上升势头,与其一直打造多元化的营销体系和创新营销手段不无关系。不少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以前,一汽-大众现在更善于市场推广,更精于产品营销。
伴随国内一线城市限购等政策的出台,包括一汽-大众在内的汽车厂家,都在积极拓展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的市场。针对这些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消费需求,2012年一汽-大众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提倡“体验营销”,即走出展厅、主动出击、贴近用户。为此,一汽-大众结合大篷车概念与形式,优选二三线城市巡回路演/主题外展,打造流动式体验营销平台,主动与用户沟通产品、销售政策、金融政策、售后服务等信息,提升市场热度及消费者购买意向。
以9月底和10月初,在浙江宿迁站、寿光站的实施效果看,创新的“体验营销”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同期销量的增长。其中宿迁站的增长率达到了223%,寿光站更实现了516%跨越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在众多车型中,全新速腾、宝来最受当地消费者的追捧,成交效果也最为明显。不少消费者表示,通过这种丰富且创新的互动体验,对一汽-大众的品牌形象和技术优势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全新速腾“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特点更加深入人心。
高质量销售助力市场热销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汽-大众虽然销量是逐年大幅攀升,但在销售上的重要一环产品销售结构的优化做得并不到位。为了使企业得到均衡发展,一汽-大众始终强调“高质量销售”,即在产能一定的情况下,必须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更高级别产品的市场引导和销售。通过3年多的努力,这一状况目前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胡咏介绍,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数据显示,大众品牌中捷达以外的产品销量贡献度已经从2009年的57%、2010年的63%提升至目前的76%。速腾品牌前11月销量突破16.5万辆,同比增长47.5%;全新速腾销量突破14.5万辆,市场分额位列A+级市场首位,月销量也稳定在2万辆以上。
不仅仅是销量增长全面开花,2012年曾经是一汽-大众市场软肋的西部和华南两大市场也有了很大起色,甚至可以说表现的十分抢眼。其中,一汽-大众在西区份额升至9.0%,增长39.1%,排名上升至第2位,各省份额均上升,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车型表现中,全新迈腾、全新速腾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6%、71.1%;在南区市场,一汽-大众市场份额升至8.8%,增长36.3%,排名上升至第1位,各省份额均上升,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车型表现中,全新迈腾、全新速腾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5%、59.6%,创历年之高。
“在乘用车市场当中,A级车所占比重最大,而且A级车也是我们家庭用车中最主流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中的产品线是最丰富的。目前捷达、宝来已经是年销20万辆的车型了,希望全新速腾也要进入年销20万辆俱乐部。从目前的势头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遥远。”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咏表示。
来源:新华汽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