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区已经成为雀巢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尽管目前在雀巢全球的市场格局中,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远超中国,狄可为对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仍旧充满希冀。他认为,中国发生的一切是不可想象的。
“1992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做销售经理。那时候外国人只能去友谊商店,必须用外汇券结账。当时的北京还没有一家超市。”雀巢大中华区CEO狄可为(Roland Decorvet)在接受《财富》(中文版)采访时,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来中国的经历。自那时起,狄可为在雀巢中国担任市场和营销的多个工作,亲历了中国近20年来的飞速变迁。2011年3月接任大中华区总裁不久,狄可为就向媒体表明了他的雄心:争取在未来3至5年的时间内,让大中华区成为雀巢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2012年,雀巢全球销售收入为922亿瑞士法郎(约943亿美元),净利润106亿瑞士法郎(约108亿美元)。排名前四位的市场为美国(237亿瑞士法郎,约242亿美元)、法国(约58亿美元)、巴西(约54亿美元)、大中华区(约53亿美元)。根据财报,大中华区全球排名第四,但财报未能显示的事实是,2012年雀巢完成了对惠氏的收购,其主要业绩贡献也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上惠氏中国的销售收入后,2012年雀巢大中华区直接跃升为雀巢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这意味着,通过收购带来的“弯道超车”,狄可为已经提前实现了他的抱负。不仅如此,得益于收购银鹭与徐福记两家公司60%的股权,雀巢中国去年的业绩相比2011年实现了翻倍。
成功的“中国化”
回顾雀巢过去20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狄可为认为,相比业绩的扩张,他更看重的成绩是雀巢变得更加“中国化”。雀巢产品最早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4年,当时雀巢在香港注册了第一个品牌商标“鹰唛炼乳”。1990年,雀巢在黑龙江省双城建立了在华的第一家工厂。迄今为止,雀巢在华的工厂数量激增至33家,其中包括银鹭、徐福记、太太乐、惠氏营养品、豪吉、大山等品牌。在狄可为眼中,“全球消费者”是不存在的,因为食品永远是“本土的”。好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喝咖啡、吃汉堡,但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却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对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的早餐。很多外国朋友对狄可为说,当他们最初来到中国,特别是到一些中小城市的时候,最困扰的就是吃早餐。中式早餐和西式完全不同,有粥、豆浆、咸菜、豆腐脑等他们见所未见的食物。尽管已经在中国生活多年,狄可为还是没法习惯中式早餐。对他来说,“理解”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功课,他特别强调要防范食物的“新殖民主义”,不能把西方的口味强加在中国消费者身上。
与此同时,更让狄可为深受触动的,是本土食品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我惊讶于中国企业家学习能力之强、速度之快。尤其在食品行业,现在很多大陆和台湾的知名企业在二十年前都是不存在的。我对成功企业充满了尊敬和羡慕。”他接下来给出了这样的比喻:欧洲的企业是像乐高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的积累;而中国企业则是爆炸式的增长,成功就扩张,失败就重新再来。“整个市场的更替非常迅速,一开始我们对此很不适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食品企业的迅速崛起,也给雀巢的收购战略提供了机会。
收购是雀巢中国本土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早在1999年,雀巢就收购了中国知名的调味食品企业太太乐。2011年4月和7月,雀巢分别完成了对银鹭和徐福记的收购。雀巢的收购策略是选择已经成功经营的品牌,在收购之后保证其管理和运营的独立性。在收购银鹭和徐福记前后,市场曾有很多质疑的声音。狄可为说:“经过时间的检验,现在人们已经看到,我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没有把雀巢的商标印在银鹭和徐福记的商品上。当这些品牌已经运营得很成功的时候,最不需要做的就是改变。”
选择和雀巢“联姻”的本土品牌,主要是为了谋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银鹭董事长陈清渊对媒体说:“加盟雀巢是要借助雀巢品牌的世界影响力、雄厚的科研开发与质量管理资源来推动银鹭开拓国际市场,打造百年品牌”。当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加入雀巢之后,雀巢将用统一的标准来监控食品的卫生和质量,保障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安全、规范。而在企业运营方面,雀巢中国具备卓越的复杂体系管理能力,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各个工厂的运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供支持。
雀巢吸引本土品牌的一大优势,在于研发。目前全球的研发团队共有5,000多人,2011年全球的研发投入约为14亿美元,占到当年销售额的1.7%。在中国,雀巢拥有北京和上海两家研发中心。在对雀巢上海研发中心的实地参观中,雀巢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连慧萍向本刊介绍了雀巢的研发理念:研发和消费者调研紧密结合,新产品需要符合“60/40+”标准,即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相比,超过6成消费者会选择雀巢的产品,同时给消费者提供营养附加值。除了产品口味的研发之外,上海研发中心的另一重要项目是包装技术的改善,让包装更好的联结消费者和品牌,并且更轻量、更环保。今年9月和10月,雀巢将在厦门和东莞分别给银鹭和徐福记建设研发中心。目前雀巢全球有4家研发中心致力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其余的29家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雀巢全球的研发体系已形成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
成功的多品牌管理
狄可为展示了一张他非常喜欢的图片:在一个“雀巢”之中,放着很多不同的蛋,每个蛋代表雀巢中国旗下的品牌。如何对这么多的品牌进行有效的管理?狄可为是瑞士人,他从瑞士中央和地方的治理结构中寻找到了答案,即最大限度的分权(Decentralization)。瑞士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有26个州,各州都拥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权。类似的,雀巢旗下的品牌被赋予很多自主权,各自负责日常的运营,中国总部在税收、投资、产品质量、销售渠道、人力培训等方面集中管理。去年10月,太太乐工厂向媒体开放参观时,太太乐创始人和总经理荣耀中表示,太太乐和雀巢的合作成功,得益于双方共同的价值观,尤其是雀巢对太太乐品牌的尊重和支持,“求大同、存小异”。
从收购当中,雀巢不仅收获了品牌和市场份额,更吸纳了大量的人才。狄可为认为,一个更大的人才储备池对收购双方都有好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仅靠招聘和培训,无法满足对人员的需求,必须借力。雀巢更多的选择人员“外包”(Outsource),但旗下的合资公司更多的是“内包”(Insource)。在雀巢中国各工厂,外包的员工很少;而在销售部门的员工,大多都为外包。在招聘方面,现在雀巢中国有超过50,000名员工,假定每年流动率在20%,就意味着要招聘10,000人,总部是不可能全部集中招聘的,只能负责其中5%的高级职位,而剩下的95%则放权给各分公司。
雀巢希望能够增加旗下每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目前的品类当中,有的已经处于市场领导地位,但占有率不高,比如婴儿营养产品;在另一些领域,品牌有很高的占有率,但市场整体规模比较小,比如液体咖啡。狄可为特别看好它的市场前景。他提到,日本的液体咖啡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速溶咖啡。狄可为预计,未来液体咖啡的普及程度会和鸡精一样。雀巢咖啡专门推出了塑料瓶装的液体咖啡,改良了口味和包装,销售增势强劲。此外,在营养保健品领域,雀巢也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满足不断扩大的富裕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在地域布局上,针对不同的品牌和产品,雀巢中国为它们制定了不同的策略。比如“银鹭”,狄可为称其走的是“毛泽东路线”——农村包围城市。银鹭的主要市场在农村,八宝粥、花生牛奶等产品满足了农民和蓝领阶层的要求——物美价廉又合口味。狄可为认为,银鹭也会逐步拓展城市市场,推出针对城市市民的产品。与银鹭相反,雀巢咖啡走的就是大都会的路线,进军一线城市。狄可为给出了这样的一对数字:上海作为中国的咖啡之都,每个上海人每年喝30杯咖啡,而香港是150杯。经常在上海和香港出差,狄可为觉得上海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逐渐缩小,之所以在咖啡消费上有这样大的差距,是因为香港有100多年的英国殖民史,咖啡已经深入到香港人的生活中。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接受咖啡作为日常饮品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雀巢在中国先集中力量攻克大城市。而太太乐可以在全国布局,普通鸡精在全国销售,中高端的调味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成功的数字营销之道
当前,快消品企业拥抱数字营销已成趋势,狄可为用“野兽般的”来形容电商和数字营销在中国的迅猛发展。雀巢现已在天猫商城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旗舰店,但狄可为坦言,在电商领域,雀巢之前的脚步有所落后,现在正在迎头赶上,争取在今后两三年内成为快消品电商领域重要的市场参与者。目前,雀巢正在积极组建一个庞大数字加速(Digital Acceleration)团队,今年内将在北京总部建立两个数字中心,引入高科技设备,及时捕捉互联网上对产品和品牌的反馈信息。同时,雀巢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也会增大。由于业绩增长较快,并不需要缩减传统媒体的投放量。
展望未来中国的市场,狄可为信心满满,正如他的中文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大有可为”。他从宏观经济的走向中,发掘了快消行业的重大机遇:近年来通胀率在3%左右,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在15%左右,这表明每年居民的消费能力在以两位数增长。随着扩大内需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快消品行业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当然,市场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只有那些深谙中国消费者口味,提供适合产品的企业才能在激战中胜出。同时,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也让行业竞争更加残酷。他说:“别的企业的丑闻并不是我的喜讯。因为这样的丑闻对整个行业是不利的。食品企业的未来是建立在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信心之上的。”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已经非常严厉了,今后需要严格的实施。
现在,在雀巢全球的市场格局中,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远超中国,比第二到第五位的销售总和还要大。尽管如此,狄可为对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仍旧充满希冀。他坚信中国经济会继续发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他所说,站在20年前看现在,中国发生的一切是不可想象的。相比之下,他如今的“中国梦”,实现之路也许并没有那么漫长。联接梦想与现实的捷径,正在中国人的舌尖之上。
来源:财富中文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