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时代,对媒体、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主等等圈里圈外的众多角色来说,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边是打开新盈利模式机遇、充满美好梦想的伊甸园;另一边,则是无限的挑战和思考,究竟该如何进行多屏营销?
曾经打开了无数人幻想空间的互联网多屏生活,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并改变着的亿万网民的生活形态。多屏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商业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饮食、医疗、卫生、教育、公共系统等。其中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第一屏”——传统电视屏中解脱出来,从手机、Pad、甚至互联网智能电视上获得新闻、电视剧、电影和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事实上,现在仍然“坚守”看电视的人群中,他们也在领受来自多屏的冲击。
2013年伊始,一种代号为“Screensplay”的多屏合一界面技术用一种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炫目形式,首次向世界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该技术采用了国内首个多屏合一的响应式布局及栅格系统,它革命性的出现,填补了目前基于PC、Phone、PAD、TV大屏等多个屏幕终端进行视频跨屏一致体验的空白。而这一足以颠覆现有视频行业固有使用模式和营销模式的创举缔造者,正是近日因乐视TV·超级电视的火爆而成为行业焦点的乐视网。
多屏联动360度覆盖,实现品牌深度传播
从传统媒体的“内容为王”、网络媒体的“终端为王”到如今多屏互动时代的“发现为王”,人们进入一个信息“泛在”时代。由于多屏时代的“多屏互动”、“多屏转移”、“多屏共享”等特质,受众传受合一的特性更为突出,变得更具娱乐性和分享性。同时在“读屏时代”下,人们在技术的驱动下改变了信息的接收和传递方式,不同屏幕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界限日益模糊,受众的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大数据营销领域浸淫多年的乐视网营销副总裁刘刚表示,在多屏互动时代中,由于信息的传播能够实现互动共享,而且集多媒体于一身,因而受众的注意力从表面的碎片化转为实质性的聚合化。
面对多屏时代下受众寻找、接收和分享信息行为的变化,广告主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能够让品牌传递的信息精准覆盖目标受众,并与之产生互动行为,从而获取更为精准的第一手数据,及时调整市场传播策略。而乐视网基于全新乐视生态基础上提出的四大传播亮点,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屏互动营销的大门。全新一云多屏战略布局,奠定多屏互动基础;全新乐视网改版,ScreensPlay多终端跨屏一致体验;全新移动创意广告,开创品牌传播新思路;全新乐视TV·超级电视,大屏终端承载完整体验。
在乐视网云平台的大数据体系下,PC、Pad、Phone和乐视TV·超级电视四大终端平台都能够通过统一的账号,实现实时转换和互动,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视频需求,最终实现多屏联动的效果。而ScreensPlay多屏合一界面技术的应用,让多终端跨屏一致体验成为现实。在四大终端平台上,用富于创意和互动性的广告吸引用户,用舒适的视觉效果取悦用户,用大屏冲击力十足的视觉效果营造强烈品牌印象。而乐视网独有的BEAT娱乐整合行销策略,将视频网站独有的内容优势与多屏传播手段完美结合,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达成预期品牌营销效果。目前,乐视网的这一营销策略已经得到了包括大众、雅士利、红牛、贝因美等多家广告主的青睐。
罗盘精准营销系统落地,评估跨屏广告投放效果
从营销策略落实到真正执行,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步骤。而乐视网营销副总裁谭靖颖,对乐视多屏营销的未来盈利前景充满信心。她的信心,或许和乐视今年在营销产品层面开发的秘密武器有关——构建于一云多屏战略基础上的“乐视罗盘精准营销系统”。这套系统由一针七盘构成,精准指向客户营销需求,实现广告的精准化投放。由于它整体结构与中国古代的罗盘造型极为相似,故此得名。
谭靖颖简单解释了罗盘精准营销系统的运作原理。它以罗盘广告发布系统为驱动核心,涵盖受众人群、时间状态、内容资源、地域分布、行业客户以及媒介产品共六大维度。通过对广告主品牌传播需求和品牌属性的深度分析,选择乐视平台上匹配的内容资源,在覆盖全国地域和主流受众人群中作出定向选择,结合用户在办公室、路上、客厅、卧室四种时间状态的不同收视行为习惯,采用多屏轰炸、地网联动、首位独占、锁定强化、漏斗筛选、追踪定投、组合频控、IGRP优化、创意组合共九大媒介产品,帮助广告主实现多屏立体化广告投放、定向贴片连投、核心段位独家曝光、固定位置强化曝光、投放频次灵活组合以及电视投放补充优化的传播效果。“乐视罗盘精准营销系统的最大价值,就是实现视频营销产品精准化应用,全面满足多屏时代下,广告主对跨多屏优化时的准确量化评估,帮助广告主有效提升媒介投资回报率,科学准确完成跨多屏媒体效果评估和计划优化。”谭靖颖总结道。
6月19日,乐视TV·超级电视全球同步预约正式开启,12小时内预约超3万人。从这一数字联想到TV大屏在广告展现形式和盈利模式上的无尽遐想空间,以及广告品牌在多维度跨屏上的机遇和挑战,你的血液没有燃烧起来吗?
来源:广告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