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河北港口集团秉承“为国家做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职工谋利益”的价值观,在生产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利益并重,关爱职工,发展企业,成就个人,在保证职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的同时,全方位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使企业和职工成为休戚与共、荣辱相连的共同体,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和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企业的蓬勃发展。
7000万经费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河北港口集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事关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为职工个人打通了职业发展通道。近年先后投入教育培训经费7000余万元,全面加强职工教育培训软硬件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和培训网络,建立300多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三级教育培训实施体系;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培养专科至研究生不同层次在职学历人才和港口专业人才;设立自学成才奖,奖励自学成才职工;广泛组织开展技能鉴定、积极做好职称评审聘任、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等工作,努力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做好优秀人才选拔工作,目前,全集团共拥有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管优秀专家、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以及全国技术能手等高端人才64名。
健全保障体系解决实际困难
职工整体经济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稳步增长,“十一五”以来,职工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10.49%。
集团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并逐年加大投入金额。按照上级政策,将职工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支付比例调升至15%,最高达25%;为职工发放住房补贴资金,减轻了购房职工的压力;为部分职工支付燃气初装费、有线电视入网费等费用,改善了职工房屋配套设施,提升了职工居住质量。
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健康体检、离退休人员医药费统筹、伤亡职工一次性经济补偿等制度,减轻职工就医经济负担。同时,投入数千万元资金改善港口医院硬件条件,开展职工健康体检,使职工身体健康防治工作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建立离退休人员补充养老保险,使职工真正老有所养。支付离退休人员企业补贴,发放暑期补助、取暖补贴、节日补贴、遗孀(属)困难补助,改善离退休人员及其亲属的生活条件。解决“五七工”、“家属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的问题,2010—2011年,为“五七工”、“家属工”参保人员报销补缴款200多万元,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位80岁高龄的老奶奶,拿到生平第一份退休金的时候,高兴地说:“我也有劳保了,我再也不是家庭妇女了。”
河北港口集团还为在职职工正式建立了企业年金账户,成为职工的“储钱罐”。
6亿元改善职工工作环境
作为世界最大的干散货港口运输企业,河北港口集团累计投入6亿多元,用于防风网、湿式除尘改造、东港区供热整合及供热联网等环保工程。现在,港区大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水平,港口海域水质处于较清洁水平,大部分指标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集团还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用于港区和城市环境绿化、美化,截至2011年底,秦皇岛港绿化面积已达7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6.62%,建成防尘林30余万平方米。
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对涉害项目、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为职工进行体检,体检率保持在99%以上。与此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职工室内外办公环境,改善职工工作交通、就餐环境,确保了通勤职工的行车舒适、安全,让职工吃上了热乎饭、放心菜。
董事长、党委书记邢录珍说,“国有企业与职工是命运共同体,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发展是职工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之所在,是职工获得利益、得到实惠的主要源泉。我们要把企业发展战略融入到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把推动集团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健康发展,为职工幸福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身在河北港口集团,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广大干部职工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家人的依靠、外人的羡慕使他们对企业怀有一颗真挚的感恩之心,也使他们更加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2008年初,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抢运电煤的关键时刻,河北港口集团上下全力以赴、昼夜奋战,10天多运电煤141万吨,充分展示了国企职工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面对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南方市场煤炭需求不旺,进口煤炭量增加等不利因素,去年以来,广大职工坚持内部挖潜,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港口生产运行流程,实施重载交接等有效措施,大幅压缩辅助作业时间,保持港口生产稳定运行,把外部大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2011年集团吞吐量实现3.6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8个月,完成吞吐量2.29亿吨,超计划进度271万吨。(朱江本报记者王军)
来源: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