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形式,传统的靠产品质量和人才的竞争模式虽然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正逐渐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资源回收率最高、人均工效最高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的露井联采露天与井工联合开采的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平朔)自1982年创建以来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站在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
因此,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中煤平朔的必然选择。
“盛世危机”下启动企业文化建设
21世纪,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特别是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由硬实力、硬件要素主导的博弈,转向软实力、软件要素主导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更高的竞争在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种观点几乎成为世界管理学界共同的认识。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煤平朔的发展也到了十分关键的转型时期,如果企业的文化体系跟不上现实发展的需要,员工的思维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企业的各项行为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就无法发展,甚至会被淘汰出局。
据了解,从1982年,中煤平朔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安太堡露天煤矿;到1997年,中煤平朔并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是中煤集团发展的第一引擎。实际上,中煤平朔一贯坚持“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四化”方向,破解了煤炭行业“高产和安全、开发和环保”两大难题,实现了“由污染向清洁生产转变、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三个转变。
数据显示,2003年安家岭露天煤矿投产后,产能快速增长,2010年原煤产量10388万吨。同时,中煤平朔大力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着力打造黑色和绿色两条产业链,努力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但是,中煤平朔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与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制约因素和不匹配的运行机制。
首先,公司的运营管理遇到了“瓶颈”。中煤平朔从2003年建设安家岭露天矿后,陆续又建成了井工一矿、井工二矿、井工三矿等矿井,又加快进度筹建东露天矿、开发朔南煤田等。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公司原有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需要。
同时,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由于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没有形成阶梯形人才结构,加之一大批熟练技术工人集中进入了退休期,即使是露天开采和设备维护方面也面临专业人才和技工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此外,员工的思想观念与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相适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煤平朔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员工认识,转变员工观念,统一员工思想,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理解企业的发展、支持企业的发展、关心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提升,推动企业加速发展。
为此,中煤平朔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与实施工程研究项目,邀请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支持,成立清华大学平朔企业文化项目组和平朔内部项目组,以中煤集团企业文化为统领,通过现场调研、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等过程环节,形成了平朔公司企业文化诊断报告、人力资源诊断报告、战略培训开发报告、招聘和选拔报告、薪酬体系报告、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企业文化传播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大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文化建设需要有战略引导
在建设企业文化项目的过程中,如何使文化与战略高度匹配、相辅相成,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如果没有战略的引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战略定位,支持战略的实施,否则,文化建设就无法和企业发展实践相匹配,就会和企业现实相脱节,就会变成悬在墙上的标语、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无法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
为此,中煤平朔以高度的“战略意识”,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要素,努力构建战略支持型文化体系,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文化支撑。
记者了解到,2011年4月18日,中煤平朔召开了企业文化项目成果发布暨宣贯动员大会,并印发了《员工企业文化手册》、《视觉识别系统(VI)手册》学习宣贯读本。标志着平朔企业文化建设从理念形成阶段转入了落地实施阶段。
“集团专门组建了企业内部宣讲团,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培训教材,吸收充实平朔特色的案例,深入公司30多个二级单位的基层班组进行了60多场次的企业文化基础知识普及与核心理念宣贯,听讲人次达3000多人次,实现了二级单位的全覆盖;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展览室、宣传图版等媒体功能深入解读企业文化理念,适时配发评论员文章,引导职工理念认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了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一位工作人员对此颇有感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