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翻开新年的扉页,带着梦想的种子,乘着希望之翼,拥抱新年的阳光,去开创分行新的辉煌!”今年春节刚过,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广大干部员工便如期收到了该行新一期的《新声》电子期刊,精致的编排、丰富的内容,还有契合节日气氛所作的主题安排,犹如一位知心老友娓娓道来。一年之始,它给所有接收这份“礼物”的人,带来了一份新鲜的企业文化“简餐”。
管理学家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个现代企业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内外兼修、不断求索的主题。企业家们常说,它既如春风化雨催奋进,又如和风涤荡入人心。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是一家位于江淮之地的交通银行省级分支机构。近年来,它始终秉承百年交通银行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不断推动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之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广大员工织绘着“心和谐、共成长、谋未来”的发展愿景。
用关爱打开“心灵之窗”
“幸福,从真心关爱开始”,如何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让员工轻装上阵,一直都是安徽省分行分行反复思考和讨论的课题。2013年,该行在交通银行系统内率先提出了幸福交通银行“五大工程”,致力于搭建“健康生活”、“提升员工素质”、“畅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员工关爱”等五大工程为主体的“幸福交通银行”体系。
具体实施过程中,为关心人才身心健康,安徽省分行创新引入员工减压室,与专业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长期心理调适和咨询服务,通过系统管理,打出了一套员工自我调适、组织调适和专业调适的“组合拳”。同时,该行还大力宣扬优秀员工和团队引领发展、拼搏进取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重才、敬才的文化环境,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激发人才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充分发挥优秀人才成长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员工过生日,安徽省分行领导亲自送祝福,让他们感受到了企业的一份尊重;开辟先进事迹宣传栏,让立足岗位、辛勤耕耘的员工们体会到了一份理解;组织登山、羽毛球、篮球等俱乐部活动,让员工们在每天至少8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感受到了一份乐融于团队的开怀心情;积极组织社外活动,参与各种社会公益,让员工们体会到交通银行的社会责任真正来源是他们每个人的点滴付出。
虽然这类工作还有很多要开展,这份努力还有许多智慧去承载,但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从心理到工作,到生活,再到学习的全方位关爱,已在滋润着员工们的心田。
用宣教开启“奋进之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要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依靠人的文化氛围,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对于人本管理,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的领导班子如此注解。
“宣教”并不等同于简单的“说教”,而是以科学的理念引导人,以先进的典型感染人。为此,安徽省分行一方面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全辖发展的路径设计和制度保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挂帅、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办公室牵头、所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在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员工在职业生涯关键节点的思想宣贯,组织召开新行员入职见面会、新晋升员工动员会、中高级经营管理研究人才团队培养启动会、管培生转段推进会等等。由主要负责人作主题宣讲,将“拼搏进取、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交通银行精神输送给员工,让员工深化认知,积极参与,争做企业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企业文化的“宣教”虽能引发思想上的碰撞与共鸣,但仍始终离不开学习。于是,安徽省分行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认真开展以学理论、学管理、学业务,即“三学”为核心的各类学习活动,通过寻找企业文化建设与学习型组织建设之间契合点,着力提升干部员工职业素养,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用责任外塑“品牌之路”
文化的力量,无形而有质。责任的文化,有形且寓远。谈到企业文化,始终离不开社会责任。
2012年以来,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持续在全辖营业网点设立零钱募捐箱,通过向社会各界广泛募集“爱心零用钱”,用于救助贫弱及失学儿童。
目前,网点募捐箱配备率已达100%,款项每年均汇缴及时,累计汇集客户和员工零钱捐款近10万元。安徽省分行辖属合肥望江路支行、淮南四海支行、芜湖南瑞支行以及蚌埠分行营业部等四家单位先后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零钱募捐箱”活动评选中,荣获“热爱儿童爱心单位”称号。
如果说,“零钱募捐”只是安徽省分行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那么,从定期开展的义务献血,到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从积极开展农民工子女关爱,到为聋哑学校的孩子送去金融知识,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精彩的文艺表演;从积极帮扶小微企业,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中从不缺位的身影。如今的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已将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成为了一个新的企业文化品牌,已在该行广大干部员工心中树起了一面企业文化的新旗帜。
在这里,责任可以是一种可塑品牌的企业文化,它既来源于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对“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坚持,也来源于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与获得。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