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创建卓有成效 茅台文化独树一帜


时间:2014-05-15





在近期召开的贵州省政研会2014年理事会上,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命名为“第二批贵州省‘五型企业’暨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自2011年“五型企业”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贵州茅台集团一直努力开展创建工作,脚踏企业文化的巨大基石,奏响文化奋进的乐章,其企业文化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也成为中国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排头兵。茅台文化更是成为茅台发展的持久驱动力与生命力。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总体目标、道德规范、礼仪典范和物质实体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同步产生和壮大,不同的企业文化能产生迥异的企业品牌,造就不同企业的命运。而所谓“五型企业”,即具备了以学习型、责任型、文化型、和谐型、幸福型为主要特征的企业。2011年,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贵州省国资委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开展“五型企业”的创建活动。

谈及“五型企业”的创建工作,茅台近三年来在已有的企业文化基石上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和进步。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公司坚持以“立足茅台、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员工价值观凝聚员工、感召员工,并致力于知识库的建设,通过“多元化采集、制度化管理、渠道化分享”,让所有员工都能获得教育,分享知识和信息,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人才。除了内部学习,茅台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等活动,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吸收全球最新资讯,不断转变观念来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促进品质和市场营销的提升。

在责任型、文化型、和谐型、和幸福型企业文化的指导下,茅台集团通过不断开展公益事业、不断弘扬国酒文化、不断探索员工的真实需求来发展公益茅台、人文茅台等。国酒茅台作为一个大品牌,毫不犹豫地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自2009年,茅台集团发布了她历史上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结对国家、社会、员工、环境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回馈,一直延续至今。2011年,国酒茅台与贵州青基会合作,出资1900万元,为山区孩子建100所“希望食堂”。2012年和2013年两年,茅台共捐资2亿元,帮助4万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近5年来,茅台还投入7亿多元用于环境保护;并以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本地有机原料,使近12万户农户成为直接受益者,户均收入6400元。

自1999年,率先在全国白酒行业提出“文化酒”理论以来,茅台集团以传播企业文化为核心及品牌文化价值的经营战略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的力量深深溶铸在国酒茅台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如今,茅台将国酒文化细分提炼为更加精准、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质量文化、健康文化、诚信文化、融合文化、营销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责任文化等;更建设了极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载体,成立了众多文化平台,如《茅台酒报》、《世界之醉》、国酒电视台、公司网站、微博等传播媒体;出版了《醉美茅台》、《红色茅台》等书籍;成立了香港茅台之友协会和北京国酒茅台文化研究会等文化平台;通过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进行战略合作,把“国酒文化”推广至全世界。今年,《茅台酒百年图志1915-2015》的编撰启动,它将成为茅台宣扬企业文化的又一阵地。

正如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曾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类对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面对行业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压力,茅台不断实践“五型企业”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化风险为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茅台在“五型企业”建设上的成功,发挥了强有力的示范带动和典型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茅台也在推动着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领先同侪。

来源:TOM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